笔趣阁

爱上中文>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233章 裴妮回国三(第2页)

第233章 裴妮回国三(第2页)

这样叔公就不必追问裴妮在美利坚的遭遇,裴妮也不用解释自己的选择。

他们都默契地将那些尖锐的问题,潦草地埋在了关于音乐的闲聊之下。

-----------------

裴妮回国后一直刻意回避着所有关于妹妹的消息。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从不出去和街坊邻居们走动,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听到妹妹的近况。

可越是躲闪,关于妹妹的那些消息反而像长了脚似的,从各个角落钻进她的生活。

先是石门库的几个阿姨在巷子里闲聊,说什么“裴家二小姐真出息”,接着是父亲在饭桌上不经意提起,说裴瑜在北大怎么怎么的。

最让她受不了的是有天路过报刊亭,赫然看见妹妹的照片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还是搅乱了裴妮辛苦躲闪才建立起来的心理平衡。

裴妮在妹妹的学习成绩上看到了自己的懈怠,又在妹妹的投资收益上看到了自己沉溺于爱情而回避的经济问题。

现实就摆在眼前,她必须想办法赚钱了。家里给她的那笔留学费用,现在几乎已经全部用光了。

她曾经在京海时,父母和她商量好,到了美利坚应一段时间后,她就要开始打工,靠自己的努力赚取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出国之前,叔公曾经信誓旦旦地对裴妮说过:“如果学费有困难,我可以先借钱给你。你一定要努力申请上麻省理工学院,那可是你爷爷当年就读过的学校啊!”可是说归说,叔公承诺的那张支票却始终没有寄来。

裴妮和她的英俊男友整天腻在一起,打心底里不愿意像其他留学生那样去温蒂汉堡煎牛肉饼,或者去中餐馆刷盘子。

在她看来,这些兼职工作实在太掉价了,完全配不上她的身份。

尽管手头越来越紧,她却从来不在男友面前提起这些现实的烦恼。

她害怕,害怕一旦说出口,男友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会不会觉得她是个处心积虑想要攀附白人的女孩?会不会认为她是在用留学生的困境博取同情?万一男友知道她即将面临的经济问题,会不会因此看轻她?

每当想到这些,她就浑身不自在,生怕自己变得和那些为了绿卡不择手段的日本女孩一样。

还有,她也经不住男友用那种诚恳的样子,每当男友用那双湛蓝如宝石的眼睛专注地凝视她时,那裴妮连自己都开始怀疑:难道我的心里,就真的一点都没有想要依靠他的念头吗?这个念头让她既羞愧又惶恐。

裴妮在美利坚的新生活里浑浑噩噩地沉浮,一天天飞快地过去,心情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糟。

她避而不见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简直没办法把剩下必须完成的学业一一完成。

连她最引以为傲的英语音也开始频频出错,特别是和男友待在一起,本来很放松的时候,那些原本滚瓜烂熟的单词却总在嘴边打转,舌头像是突然变得不听使唤。

有一次当话题转到信用卡账单时,她不小心把“card”说成了“car”,男友急得用手用力拍着枕头说:“是card!card!后面还有个d的音!你怎么能把信用卡说成大街上跑的汽车?”他的那双蓝眼睛瞪得老大,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好像她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裴妮感觉自己的自信心就像从冰箱里已经拿出来一段时间的冰淇淋,乍一看还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样子。

可只要用勺子轻轻一碰,那看似坚固的表面就会立刻塌陷下去,挖出来的全是软塌塌、半融化的奶油,在碗底摊成一滩黏糊糊的甜水。

但裴妮又觉得,在这种节骨眼上,自己最该像厨房的那把菜刀一样,刀刃要磨得雪亮锋利,刀背要厚实稳重。面对人生大事,要像爸爸剁排骨时那样,手起刀落,又准又狠。

班上那个同样交着美利坚男友的日本女同学加藤由纪,现在已经住进了一个美利坚中产家庭的大房子里,每周五天负责打扫房间、准备晚餐,换来免费的食宿,还能额外拿到五百美元的现金报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工作日期间,加藤由纪把主人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有周末才会精心打扮,去见自己的美利坚男友。听说她正用打工攒下的钱准备申请正式的四年制大学。

想起这个日本女孩,裴妮常常陷入困惑。明明都是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亚洲女孩,都面临着语言障碍和经济压力,为什么她就能这么坦然地接受现状,似乎不觉得做家政是什么丢脸的事,也不会在男友面前遮遮掩掩。

可一到自己这里,所有事情就变得异常复杂,既放不下身段去打工,又不好意思向男友求助,整天活在患得患失的焦虑中。

班上的另一个华国女孩席若南,则过着另一种更让裴妮觉得丢脸的生活。席若南从来不会像其他留学生那样,课后约着去学校旁边的咖啡店里坐坐。

裴妮记得有次大家约着讨论小组作业,当有人提议去咖啡店时,席若南只是抿着嘴笑了笑,说自己带了水,可以就在教室讨论。

后来裴妮才明白,这是因为进咖啡店要先买一杯最便宜也要一块多美元的咖啡,席若南连一块多美元都不舍得花。

席若南每天来上课时,手里总是攥着同一个可乐瓶子。那个瓶子看起来用了很久,瓶身上贴的商标磨得斑斑驳驳。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课桌角落,课间就去教学楼走廊的饮水机接免费的水喝。

每当看到席若南握着那个旧可乐瓶子走在校园里,裴妮就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生怕别人把她们当成一路人。

裴妮听同学们提起过,席若南可能是所有留学生里打工最拼命的一个。

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同学几乎从不休息,有人说她同时打着三份工,周末的时间表也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天没亮就去中餐馆备料,上完课直奔服装店前台值班,晚上还要去做家教,连圣诞节都在市收银台前度过。

席若南精打细算地把每分钱分成三份,一份交学费,一份维持基本生活,还有一份她雷打不动地存进银行账户,那是为她妹妹准备的留学费用。

在最近一次英语写作课上,席若南交的作文让全班都印象深刻。她写道,自己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和小她一岁的妹妹从小就是镇上有名的会念书的人。两姐妹约定好将来一定要一起去美利坚深造。

会话课的老师虽然总皱着眉头纠正席若南带着浓重口音的音,但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我很少见到这么拼命的学生,席若南是典型有美利坚梦的人。”

时间久了,班上的留学生们都摸清了美利坚老师们的脾性,他们骨子里都带着典型美利坚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对于那些出他们认知范围的事物,他们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轻视;但只要是肯努力、有潜力的学生,哪怕现在水平再差,他们也会倾囊相授,还会主动帮忙写推荐信。

裴妮觉得席若南生活得太可怜了,简直辜负了美利坚的蓝天丽日。可偏偏席若南是班上第一个实现了所谓的“美利坚梦”的人,得到了预科班老师的高度认可,甚至成功申请上了哈佛大学。

喜欢: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dududu:学霸的黄金年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