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248章 千金不换(第1页)

第248章 千金不换(第1页)

厉以宁教授现在做的,其实就是想方设法通过校内项目的方式,给裴瑜提供必要的研究资金。

要是因为经费问题耽误了这样一个好苗子的展,那才真是暴殄天物呢。

搞学术研究,从买参考书、订阅期刊,到做实验、搞调研,再到参加学术会议、支付论文表费,哪一样不要花钱?

有时候为了获取一个关键数据,可能就得花掉普通大学讲师几个月的工资。更别说如果要请研究助理、买实验设备,那开销就更大了。

但华国的科研经费分配有个特点,通常是要等学者肯定能做出一定成绩的时候,才能申请到大笔资金,也就是裴瑜现在的状况。

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机制虽然稳妥,但也让很多有潜力但还没出成果的年轻学者举步维艰。

现在放眼整个北大校园,哪个教授敢打包票说自己下一篇论文一定能上国际顶级期刊?

但裴瑜不一样,她现在已经有一篇论文被《ea》编辑部要求小改了,改完之后表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给裴瑜投钱,风险几乎为零,看起来稳赚不赔。

而厉以宁教授准备的理由,也确实说到了丁校长心坎里。

丁校长沉思了大约一分钟,然后缓缓开口:“以宁同志,现在学校的财政状况你也知道。咱们资金紧张,清华、人大也都一样紧张。但是,我想,同样的选择放在清华人大面前,他们也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多花几十万元,保证一篇《ea》的论文能够顺利表,这笔账还是划算的。”

现在申请校内经费的,要么是还在读书的研究生、博士生,要么就是刚入职没几年的年轻讲师。

相比之下,裴瑜比他们年轻很多,到了论文马上就要表的阶段才从学校申请资金。你说学校能不给吗?要真不给,那不成笑话了?“北大抠门到连顶刊的学生都不愿意资助”这种话传出去多难听啊。

更何况这可是《ea》啊,千金不换!

这笔科研经费给得值,给得应该,给得理直气壮!

-----------------

一群学生围在成绩公告栏前,议论纷纷。

“你们看裴瑜的成绩!数学分析oo分,微观经济学oo分,宏观经济学oo分……”

“我这学期天天泡图书馆,数学分析才考了分,已经觉得挺不错了。她这是怎么做到的?”

“别提了,我平时上课从来不缺席,作业也都按时交,还专门买了参考书来看。结果解析几何才分,裴瑜最近没来上课还能考满分,这差距……”

“哎,咱们这一整个学期的努力,在人家面前就像是过家家一样。”

……

论文之外,裴瑜在大一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可以用“碾压全场”来形容。当其他同学还在为及格线苦苦挣扎时,她的各科成绩都高得离谱,每一门课都接近满分,或者就是满分。

那些平时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原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还挺有信心的,结果成绩一出来,现跟裴瑜的差距大得让人绝望,她轻轻松松就击败了所有人,把大家一整个学期辛苦建立起来的自信打击得七零八落。

-----------------

数学系的学生宿舍楼里。

“哥几个,我这两个星期真是要命了!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眼睛都熬红了。数学分析最后考了分,谢天谢地没挂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