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清楚,是否要将调查东瀛人的情报告诉杨宁。
而东宫内的大臣见黄尚书如此表现。
也都猜出了个大概。
就在此时。
东宫书房的窗外,突然飘过一个金黄色的身影。
大乾皇帝探出半个脑袋,偷偷注视着屋中的情况。
看着黄尚书一脸为难的表情之后。
大乾皇帝立刻心领神会的向他点了点头。
黄尚书见状,也是一改先前的为难之色。
“东瀛倭寇!”黄尚书双手一拱,眼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毅。
此话一出。
东宫内的文武百官全都一怔。
紧接着,众人瞬间热议纷纷。
“东瀛倭寇?黄尚书此话可有凭据?”
“是啊黄尚书,东瀛与大乾虽说近几年摩擦不断,但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吧!”
“黄尚书是如何得知这情报的?莫非黄尚书早就调查过了?”
“若是这个时候与东瀛交恶,大乾到今年年底的国库收益,极有可能呈赤字啊!”
“殿下,以老臣之见,还是应当先将救灾重点放在百姓的身上,起码让百姓先有粮过冬!”
“治标不治本罢了,殿下早在之前就曾针对江东水患给出了水泥配方以及新型大坝的修建图纸。
如今江东水坝还是引发了二次决堤,难道大人真正关心的,不应当是水坝被何人破坏的吗?”
众官员一开始是七嘴八舌的热议。
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彼此之间的激烈互怼。
听着众官员嘈杂的声音,杨宁猛地出手捶桌道:“都住嘴!”
杨宁声音浑厚,捶桌的声音更是响彻东宫。
文武百官见状也都纷纷收敛了声音。
紧接着,杨宁再次向黄尚书问道:“你的怀疑对象是东瀛倭寇,我只问一句。
你已经找到了怀疑他们的合理证据了吗?”
“回禀殿下,经过微臣的秘密调查。”黄尚书特地提了一口气,扬声说道:“微臣发现江东水坝确实是被炸毁的,系人为!
关键是,根据现场的火药残留来看,那就是东瀛火药的规格!
大乾疆内,无人能作出那种配比的火药!”
此话一出。
东宫内的一众大臣全都一怔。
楚王杨楚、齐王杨奇、二公主庆柔,同样露出了一副诧异之色。
唯独三皇子杨建,眼中却出现了几分心虚之色。
杨宁一眼便发现了三皇子杨建的不对劲。
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是从木椅起身,而后一把跪伏在地的黄尚书。
“既然如此,这件事还要劳烦黄大人继续调查下去了。
不过此事危险很高,黄大人在离开京城时,可去我府上找管家,调三百精兵在路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