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巷的郑阿婆被人重金聘走了。
这事在苏州城的街巷里迅传播开来。
“她都快瞎了,谁聘她呀?”
“就是跟孙老二有来往那个,那不是桂平她妈吗?问她。”
孙经理的媳妇,林莉最近不要太忙。
忙着应付四面八方的询问。
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爱打听的。
烦死了。
林莉嘴角扬的都能挂香油瓶了。
也难怪大家都爱打听。
沈穗给郑阿婆开了五百块钱一个月。
一个月工资都快赶上普通工人一年了。
林莉都懊悔自己当初怎么没跟郑阿婆好好学刺绣呢。
不然说啥都要丢下男人孩子去晏城了。
她不要五百,三百也行啊。
可惜,这世上没卖后悔药的。
林莉负责宣传这事,“……瞎说,五百块钱一个月,而且回头还给安排到上海那边去,就是相中郑阿婆的手艺了。”
“当然能安排,人家是要在上海开工厂的,年后厂子就要建起来,那到时候咋还不能安排郑阿婆落户?”
“你这话说的,人家乐意给,我们还能拦着不成?谁不知道郑阿婆手艺好啊。”
“慢点咋了,慢工出细活,谁让郑阿婆运气好呢,要不是之前那几个绣娘不跟着过去,也轮不着她。”
“那我就知道了,老孙也不跟我说这事。”
林莉是知道她男人找了哪几位绣娘的。
这种事,本来也是优先找熟人嘛。
可谁能想到,熟人也坑人呢。
没两天,那三个绣娘就趁着天黑找来了。
五百块钱一个月,管吃管住,回头还能安排到上海去。
她们竟然拒绝了。
咋想的呀。
三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你前脚跟我们说了这事,老刘后脚就找了我们,说去北方小城市生活不习惯,那边菜也不好吃,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
林莉听到这话想打人。
咋了,我家老孙成人贩子了,搞人口贩卖咋的。
瞧瞧人家郑阿婆。
都觉得沈穗给开的钱太高了,自己受之有愧。
走之前还非要把沈穗先开的工资给她家老孙。
说多亏了老孙惦记着,不然自己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
他们家自然不会要。
一来也不缺这几百块钱,二则老孙本就是将功补过,顺带着帮老邻居一把,哪能收钱啊。
主要是对比。
人比人啊,那可真是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