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让他做成此事,你父亲的血就白流了。”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离开魏府。
自始至终,魏静姝都是一脸漠然。
翌日。
有读书人集结在闹市中,大声怒吼:
“维君魏基,卓异御史,公忠体国,德才昭宣。”
“刚正之操,如松之挺于千仞,傲霜雪而不屈;”
“清正之节,似月之悬于中天,映尘寰而独明。”
“吾辈读书人,不可让魏御史的血白流!”
有书生附和,
“说得对,那斩妖司是什么地方,我等都一清二楚,说魏御史是服毒自杀,我不信!”
“国师确可为妖!他定是狗急跳墙,才要害死魏御史!”
“”
刚闹了没有片刻。
便有官吏率领兵卒前来维持市中秩序,
“你们都快别乱说了!”
“国师不是妖!”
“三日后,陛下将会在皇陵祭祖!”
“届时,国师将会当着太祖的面,澄清自己不是妖。”
“若他真是妖,太祖皇帝陛下,绝不会放过他!”
待这官吏话音刚落。
那些读书人,竟是都相互议论起来,
“国师真不是妖?”
“魏御史是好官,不可能骗我们啊!”
“皇陵有龙脉气数,若国师真是妖,太祖皇帝不会饶了他!”
“那就等三日后再看!”
“”
距离闹市不远处的一间茶馆里。
张道之兄妹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他压低了声音,缓缓开口道:
“魏御史前些时日来找过为兄,说了一些往事。”
“其实太祖皇帝,早就知道申九千不是人,但依然选择重用他。”
蓁儿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良久。
张道之重重一叹。
二人坐了会儿,便就返回院中。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蓁儿突然开口道:
“妹妹不懂什么家国大事”
“但妹妹知道,魏御史是个好人。”
张道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是个好人。”
午后。
张道之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呆时。
王山长突然前来,
“方才我遇到一位友人。”
张道之没有回应。
他遇到一个朋友,跟我有什么关系?
只听那王山长似自顾自地说道:
“那位友人姓孔,我向他借了一杆笔。”
“据说这杆笔是至圣先师用过的,名叫春秋笔,乃是儒家压运之物。”
春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