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樊忠的低语自然而然落入他们耳中。
无疑是在说:十五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出发前往纳兰家族驻地实施包围歼灭。
听到如此信息,这些人心中怎能平静?
显而易见,今日如果不遵从朱棣安排,甘愿归属朝廷管制,不仅自己走不了,整个家族也会遭遇抄斩灭族之祸。
算了!算了!
已然沦为了人家刀板上的鱼肉,再也无力挽回了。
认命吧!
大概过了盏茶功夫,沈氏掌门经内心煎熬后,挣扎着撑桌站起,慢慢朝着朱棣行礼说道:
"陛下,您方才所说欲建立新的机构正好需要我们这些江湖人士襄助,我们甘愿贡献己力!"
"我家宇文愿效忠朝廷!"
"独孤一族愿归顺!"
"我唐家愿倾力相助!"
"我纳兰世家愿竭智尽忠!"
席间上百个宗派领袖相继起立,纷纷表示愿受朝廷管辖。
朱棣龙颜愉悦,笑着开口:
"妙极!众位均愿忠诚于大明,朕欣喜非常!"
"请,让我们一起干了这一杯。"
这是第三轮酒了,其实朱棣早就心中有数。
将江湖力量纳入朝廷体系,一直是他的愿望。
若各位门主通情达理接受邀请,大家皆大欢喜,那么这杯酒就算是庆祝之酒;
倘若有人敢多言反抗,也依然是这一杯酒,只是成为了他们的断魂酒罢了。
实则京城内外,除常规巡逻军卒,其余三大营精锐都在休息养神。所谓十五万兵马,也不过是恐吓而已。
杨士奇在酒宴上待得差不多时,站起身问朱棣:“陛下打算组建的新机构,名字可有眉目了?"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另外,还应挑选一位才华出众之人负责主持大局,这样才便于日后管理。"
朱棣轻nod一下:“朕已经考虑好了名字。"他缓缓开口,"大明的国号由‘日’与‘月’两字构成,那新机构便取名为——日月府,你觉得如何?"
"寓意我大明江山世代长存,山河稳固。"一旁用餐的众臣似乎被感染了,齐声呐喊起来:“愿日月同辉,我大明万世昌盛!"
随后,朱棣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并说道:“这日月府会设立一位府主来统领全局,另选十名飞鹰使协助处理事务。"
他又郑重宣布:“飞鹰使之职将从武林人士中选拔,需德才兼备;至于府主,则会在朝廷官员里选出。"
听闻此言,各门派的领袖心里顿时凉透了半截,犹如吞下了只苍蝇般难受——他们知道从此多了一位管着他们的上司。但局势已定,他们只能盘算如何争取得一个"飞鹰使"的位置以弥补损失。
就在此刻,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的目光陡然锐利如炬。老爷子新设一个组织,成员都是江湖上的顶尖好手,而目前正差一位管理者。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兄弟俩心下各自打起了小算盘:这肥肉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从语气来看,日月府的地位显然不输于北镇抚司,任何坐到府主位置上的人必将权力大增!两人均想着要趁机捞上这一笔好买卖。
尤其赵王朱高燧暗思自己曾主管过北镇抚司,经验十足,这次自然责无旁贷。他迅速作出反应,向前一步准备自荐:“父皇,儿臣以为……"
还没等他说完,朱棣侧头看了看这位四子,意味深长地问道:“你也觉得老四适合当这个府主么?咱爷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呢。"
此话如同晴天霹雳,朱高燧一时愣住,险些一口血吐出来。他在心底怒吼不已:我们同为朱家子嗣,为何父亲如此偏袒?
无奈之下,他只好忍气吞声,看着朱棣继续发言:“那就这么定了吧。梁王朱高焱担任府主一职,在座各位有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