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亲自给李钰加了一块熬鱼。
这熬鱼算是的特色之一。
其实在黄河沿岸,各省都有黄河大鲤鱼的吃法。
盐湖市因为自古产盐的缘故,菜是晋省数一数二的好吃,这熬鱼自然也不例外。
只看色泽就让人食欲大开。
李钰尝了一口之后,也是眼神一亮。
“叔,不是我夸,就你这手艺,出去开个饭店嘎嘎乱杀!”
李钰这话多少有点超越时代潮流,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杨秀琴无奈,捅咕了李钰一下。
“不会说就别说话。”
闻言,李钰也是讪讪一笑,但徐海却是毫不在意。
“这话说得,孩子也是夸我呢。”
说完,便又给李钰加了一块鱼。
“说起来你可是我徐家的大恩人,巧巧的事儿我听了之后挺着急的,毕竟他一个女孩子家。”
“也幸好遇到了你,要不然这家可就完了。”
每次提及这件事儿,徐海和老婆刘芳就一阵后怕。
实在是不知道这事儿要没了李钰,会变成什么样子。
“叔敬你一杯!”
李钰连忙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后说道:“叔你也不用这么说,都是一个院儿的,我看到了自然是不会不管。”
“怎么说我和巧巧也是朋友不是。”
“这事儿以后就不要说了,整的生分。”
李钰其实不太希望这事儿传播得太厉害,毕竟不是什么小事儿。
事关徐巧巧的名声,这年头不少人听风就是雨,传多了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歪楼这操作,什么时候都有。
而且总是挂在嘴边,对于徐巧巧来说,也是精神上的压力。
徐海走南闯北的见识广,也听出来了李钰这话中的意思,心中不免开始感慨起来。
“成,就听你的,这事儿咱不提了!”
“都在酒里!”
说完就又是一杯下肚,李钰见状有些哭笑不得,这进门到现在,饭没吃几口,酒倒是一瓶下去了。
赔了一杯之后,李钰就打算夹一口菜吃。
但眼神却被饭桌上一个盘子里的东西吸引住了目光。
那盘子里是一盘长条状裹着辣椒油的食物,只看第一眼会错认成辣条。
但李钰知道,这辣条最早是从湘省流传出来的。
用的材料也是面筋,不是眼前这种样子。
“叔,你这是哪里来的?”
见李钰指着盘子里的东西询问,徐海看了眼说道:“这是叔从豫省带回来的,说是豆皮做的,我尝了尝味道不错,就带了点。”
李钰听了这话,也是用筷子加了一口送在嘴里尝了尝。
除了口感之外,味道倒是和印象中的一模一样。
“叔,卖你这个的是不是湘省那边的人?”
听到李钰这话,徐海也是眼神一亮。
“神了,你怎么知道的?”
“卖我这东西的确实是个湘省的,说是他们平江那边的特产。”
听到徐海这一番解释,李钰也是笑了笑。
对上了。
这东西最早确实是平江那边的小吃,一开始也确实是用的豆干,后来因为大洪水豆子减产,这才换成了面筋。
这玩意儿就是后世大名鼎鼎辣条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