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林阳之后,李钰这才走进了店里。
现在是中午,顾客少了一点,看着亲妈正在理货连饭都顾不上吃,李钰这才上前将亲妈拉回了柜台。
“先吃饭,我来理货。”
杨秀琴擦了一把汗,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坐在柜台上开始吃盒饭。
李钰一边理货,一边头都不回地说道:“妈,咱们这店这几天生意不错,但还是太忙了。”
“你有没有想过招几个人来?”
一听这话,杨秀琴瞬间一愣,随后摇了摇头。
“招人干什么?你不也说了,这几天人多是因为有报纸报道,之后会逐渐趋于平缓,客人会减少一些。”
“忙也就忙这几天的功夫,招人那不是纯粹浪费钱吗?”
李钰放下手中的饮料,回头看了一眼杨秀琴。
“妈,人即便是减少一些,但也会很忙,你一个人总归是太累了。”
“您如果担心花钱,可以雇佣几个人轮班来。”
“比如说一个人只上半天就行。”
听到李钰这么说,杨妈也低着脑袋想了想。
“这么说只招一个就行了?”
然而,李钰却摇了摇头。
“只招一个可不行,您最少还得招三个人。”
“三个?招这么多干什么?”
杨妈有些诧异的看着李钰,实在是想不明白招这么多人干什么。
难不成他还想三班倒?
见亲妈不懂,李钰这才耐着性子解释起来。
“妈,店里生意您也看到了,只要价格合适,咱们店里的回头客还是很多的。”
“这也就证明,便利店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这还是城南,如果放在城北,以城北人的消费能力,您这便利店的流水最少还能提升三成。”
“而且您得学会管理,守着这个店最后只能和其他小卖部一样,越来越破。”
“甚至最后和一个大号的小卖部没什么区别。”
“便利店走的是区域服务和连锁店模式。”
“您得琢磨之后陆续扩店的事儿了。”
“说简单点,您得想想怎么做老板了。”
杨秀琴诧异地看着儿子,一时间居然被李钰的想法给吓到了。
“妈原来以为只要一家店就可以了,现在看你这意思,妈要开的不止一家店?”
“那是当然。”
杨秀琴稍稍想了想,随后说道:“就算是扩店,现在就做是不是有点太早了?毕竟咱们现在也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呢。”
听到杨秀琴这个想法,李钰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九十年代的国内可以说是遍地黄金,或者说到处都是风口。
突出的就是一个谁手快就是谁的。
北阳市虽然不大,但绝对不缺跟风的人。
亲妈不知道这个道理,李钰现在还是要说出来的。
“妈,现在不开就晚了。”
“城南有一家便利店这事儿都登报了,北阳市不是没有有钱人,他们的眼光可比别人毒辣得多。”
“如果你这时候不扩店,一些关键的地方他们模仿你先开起来,你再想进去就得多费不少功夫。”
“倒不如趁着现在的热度,扩上几家店。”
“而且扩店也不是说说就行,人员培训,店铺选址装修都是时间,现在您就开始做准备并不算早,反倒是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