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我也要!”
“我家要买农具!”
“给我留个名额!”
仿佛一个信号,之前还互相观望、踟蹰不前的百姓们,此刻争先恐后地涌上来,生怕自己落后一步,抢不到那有限的名额,更抢不到那诱人的十个鸡蛋!
茶楼上,青筠阁的掌柜看着楼下疯狂的景象,咋舌道:“大小姐,这徐大人……真是把人心算计到骨子里了!一车鸡蛋,就让刚才还在犹豫的人忍不住了!”
窗后,林盈并未现身,只是传来一声轻笑,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意味。
见百姓们热情高涨,王德发也不含糊,他此刻对徐巍已是崇拜到了极点,只要是徐巍教的,哪怕是再不理解,他也统统照做。
王德发指向早已准备就绪、手持一沓盖着县衙大印的制式“借票”文书的衙役们。
“现在!家人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三!”
“二!”
“一!”
他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那个他练习了许久、却依旧觉得无比别扭的词。
“上——链——接!”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个衙役高举着手中的“借票”文书,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高台两侧走下,分散着步入人群之中。
那红彤彤的县衙大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家人们看清楚了!这就是咱们‘常平仓惠农贷’的官方凭证!”
“认准县衙大印!童叟无欺!”
衙役们走到民众中间,脸上努力挤出和善的笑容,虽然有些生硬,但比起以往凶神恶煞的样子,已是天壤之别。
他们手中的“借票”文书,此刻仿佛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宝贝。
与此同时,县衙门口早已摆好了几张长条桌案。
桌案后,端坐着几位身穿素色长衫、看起来颇为精明的账房先生。
他们是徐巍特意从县里聘请来的。
每张桌案上都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厚厚一摞空白的制式文书。
衙役们绕着人群走了一圈,充分展示了那官方凭证后,便将手中的“借票”样本送到了账房先生的桌前。
王德发清了清嗓子,再次高声指挥:“家人们!不要挤,不要抢!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之前还散乱的人群,在衙役们的疏导和王德发的吆喝下,开始自发地在几张桌案前排起了长队。
队伍虽然歪歪扭扭,但秩序井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急切与期待。
那个第一个冲出来的黑瘦汉子,此刻正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手里紧紧攥着自家的户籍黄册。
他紧张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牢牢锁定在账房先生身上。
汉子深吸一口气,几步上前,将黄册递了过去,声音有些发颤:“先生,我……我叫魏大牛,要……要借五两银子,买桑苗。”
账房先生接过黄册,仔细核对了一番,又询问了几个关于他家田地和桑园的问题。
汉子一一老实回答。
先生点点头,取过一张崭新的“惠农贷”文书,提笔蘸墨,开始填写。
每一个字都写得清晰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