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49章 闹剧(第2页)

第49章 闹剧(第2页)

《水浒传》那种文风就正好。

最适合拿来改编的,自然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可当李佑研墨之后,发现剧情似乎忘了,似乎又还记得许多,小说和各版电视剧傻傻分不清。且现在是唐朝也不知道这时的人们是否接受?

想来应该是会能接受的,毕竟大唐还是挺开放的。

但不论如何,里面的杂鱼配角,不是背景等,肯定已忘记大半,只能自己胡乱瞎编了。

还有丐帮,不能写得太正派,谁让兄妹俩被乞丐欺负呢!

……

却说四少爷苏珙,在家乡募兵无果,拿着银子直奔汝阴,发现陈远已经带兵出发。

他紧赶慢赶,总算在寿春府追上。

淮南节度使正巧生病了,躺在寿春府不肯走。耽搁多日,陈远等不及,便自己领兵继续出发。

淮南镇将也没来,说是淮南匪患严重,一时半会儿走不开。

刺史陈远麾下,只有颖州府提供的两千豆腐兵,好歹又募集了千余乡勇,以及苏皓带来的百余匪贼。一路坐船而行,加上船工水手,兵力勉强达到四千人。

他们所带粮草不多,走半路上就兵粮告急。

好在坐船跑得快,抵达襄阳之后,陈远得到陈夷行的资助。

陈夷行是已前是牛李党大佬,也是和陈远恩师有交情的,此时官拜襄阳太守。而且,连续两年主持襄阳官员考核,是一个说得上话的实力派。

在襄阳弄到一些粮草,勤王大军继续赶路,经过山南道关卡的时候,竟被守关主事索要过路费。

军将士卒,为之大喜,趁机翻脸,把周为郡县抢了一遭。又趁着大军还未集结,连忙撒丫子跑路,一个个都因此赚翻了。乾符三年,二月初。

因为南诏犯境而入,朝廷大军聚集西南边境,王仙芝、黄巢等在河南河北作乱,两道乱成一锅粥,各州县连遭起义军和官军洗劫。山贼、强盗、流民趁机作乱,绵延河北道、河南道、山东道三省,把漕运通道都给堵死了。

陈远有些害怕,想要退回颖州。

苏珙却跃跃欲试:“刺史莫慌,待我去灭了贼人!”

“贤弟不可,贼人势众,恐难力敌。”陈远连忙劝阻。

“些许贼人,有甚好怕的?”苏珙哈哈大笑。

当晚,苏珙亲率百余贼寇,又拣选二百乡勇,许以金银,登岸夜袭。城外的贼寇大乱,刺史陈远趁机带兵出城,里应外合击溃上万盗匪——其实就是一帮刚拿起武器的难民。

陈远犒赏士卒,挑选青壮俘虏为兵,颖州勤王军的兵力达到五千。

等他们抵达西州时,战事早已结束,南诏抢掠一番后,就被高骈率五千人渡江,到达南定,大破南诏军,用缴获物资补给军队。

监陈敕使韦仲宰率七千人至峰州,补充高骈部队,高骈继续进攻,多次击破南诏军。

之后高骈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包围交趾城并最终攻破,南诏余部逃走。

颜庆复在新都也大破南诏军。高骈到达成都后,派步骑五千追击南诏军至大渡河,杀获众多,擒其酋长五十多人。

南诏“屡覆众,国耗虚”,国力受到极大消耗,南诏王甚至把儿子作为人质送给唐朝,誓约不敢再寇边。唐朝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西南边疆局势。

颖州勤王大军,是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被要求立即撤离河南道。

那混蛋朝廷,不给赏钱不说,军粮也不提供。

而陈远只知贿赂朝中大臣,把自己的勤王之功给坐实,顺带给几个将领报功,丝毫不管麾下士卒的死活。

大军返回途中,在山南耗尽粮草,愤而下船劫掠乡镇。

就一路抢回去的!此番勤王,如同闹剧。

河东、关中的边军精锐尽丧,农民起义迅速蔓延。

甚至,一些地方的起义军,其主力就是逃散的边军。精锐边军参加起义,使得农民军战力猛增,不再像去年那样被追着打。

北方已经变天,江南依旧繁华。

颖州虽然受了小灾,但整体上还算正常,只是夏粮略微歉收而已。

李佑仍旧是每天读书、练武、学习兵法,顺便再写一下《水浒传》文风的《射雕英雄传》。当勤王大军回到颖州时,李佑已经年满十二岁,虚岁十三。

距离僖宗逃亡成都,还有五年!

距离大唐覆灭,还有三十来年!

(第一卷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