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瑜直接问道:"然然又有新的主意了?需要买多少?"
陶安然凑近他,轻轻地说道:"越多越好。"
萧景瑜随即点头表示理解。然后他就对钱满仓吩咐一通,由他办理此事。
钱满仓虽然不解,但他对王妃是充满信任的。所以他让王爷王妃在一旁等待,他先去沟通一番。
还是那个男人,他见钱满仓又回来了,以为是要退货,不由抓紧了怀里的盐罐。不过,听到来意后,他倒是吃惊。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羊毛?都要?"
钱满仓肯定地点头,并表示继续用盐换。
这下男人更高兴了,连忙让那个摊主把之前剪好的羊毛都收拾起来捆好,一起卖了。
然后还用蹩脚的晋话说道:"还有羊毛,没剪,要吗?"
钱满仓看向王妃,得到肯定的眼神,便直说道:"要,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那男人仿佛被幸福砸晕,这下晋话都不会说了,激动的叽里咕噜一顿,像是在说他们的语言。
陶安然皱眉,语言不通,也不知道人家说的是啥。但令他吃惊的是,钱满仓好像听懂了,也是一串叽里咕噜的话冒出。然后接下来就是两人用外语交流的时间。
陶安然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不过看样子交流地很成功。剪好的羊毛被包裹严实地放到一边,除了这一家还有其他家也送来了一些羊毛。之前按着羊的摊主,急忙骑马跑向远方。还有人围着钱满仓着急询问。
后面人围得有点多,陶安然便和萧景瑜先离开这里,到外面的空地等着钱满仓。不一会儿钱满仓便带着两捆羊毛出来。
人都在这里了,萧景瑜便说道:"启程回去。"
回去的路上继续一路疾行,直到停在农家小院。等切实坐在椅子上时,萧景瑜才说出此行的目的。
在这西北,大晋与突厥作战良久。突厥依靠草原养马放牧,一般春夏草木茂盛之时,不会入侵。只有深秋隆冬,草原缺少粮草之时,才会想着入侵得到粮食布匹之类的。
大晋与突厥为敌,边境不通商,防止有奸细。但草原有肥美的牛羊肉和一些矿石,大晋则有他们需要的盐茶叶丝绸等。两者相差,能得到高昂利润。所以为了利益,总有些人不顾律法,私底下偷偷买卖。
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像今天这样流动的小集市。一般人不知道,只有熟人带路才了解一二。在这种集市上,一些大晋商人和突厥商人互通有无。
对于这种小集市,萧景瑜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水至清则无鱼,与其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买卖,不如放在他的眼皮底下。他不光能查看到,有时也能靠集市散发些消息出去。
陶安然听到这里明白了,这种非法经营的集市,算是双方默许的。而且双方恐怕都是有着探查消息的目的。
不过,陶安然还是问道:"王爷,你带着面具是因为那里有人认识你吗?"
萧景瑜点点头说道:"突厥人,平时放牧马匹牛羊,一旦战事起,便人人皆兵。我在战场上多年,杀了不少人,他们视我为仇敌,很多人都认识我。"
陶安然担忧地问道:"这么危险,你怎么还亲自去。万一你被认出来,我们都出不来了。"
萧景瑜回道:"有些事总要亲眼看看心里才有数。特别是这次旱情的影响。而且不用担心,你不要忘了孙校尉。他带着兵埋伏在不远处,若是我们有事,他很快就会带兵来救我们的。"
陶安然想到半路离开的孙校尉,原来他是起保护作用的。不过他们都回来了,孙校尉怎么还没回来。
陶安然问道:"孙校尉不回来吗?"
萧景瑜继续说道:"他还有事。你忘了,那些集市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孙校尉得找个时间去捣破那个集市。"
在一旁听到这里的钱满仓弱弱说道:"王爷,麻烦孙校尉迟点再去捣破集市。属下和人说好了,明天还要继续去收羊毛。"
陶安然闻言,立即说道:"对,还要收羊毛。不过今天已经收到两捆羊毛,他们还有多少羊毛?"
钱满仓立即回道:"王妃,今天收到的羊毛主要是我们买匕首的那个摊主家的。平常人家应该是半个月前就剪羊毛了,而且羊毛一直是没用的东西,早就丢弃了。
不过今年因为那个哥儿怀孕了,再加上水源稀少,当家的男人每天要赶很远的路去放羊,所以剪羊毛就迟了点。而且他们家还有很多羊还没剪毛,我们走之前那个哥儿已经让儿子去通知当家的,赶快回来剪羊毛。
因为您说羊毛越多越好,所以属下与他约好,明天这个时候,一手交盐一手交羊毛。若是时间允许,他恐怕能把周边的羊毛都能集合起来。他还说,九月的时候还要再剪一次羊毛,问我们还需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