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堂皇,接着录入系统,等医师开出一份百忧解,就结束了一次诊疗。
然后在结束工作之后,一边整理病历,一边去想——
烂人都活着的世界,他有什么理由去死?
宋曦学了心理咨询专业,再也不会回避自己的卑劣。
他无比确定,自己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从来没有为自己拼过命,只会觉得命运不公的家伙。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算什么?
懂不懂一辈子的价值只剩下学习、考试、排名的中国人,从出生开始承受的精神压力?
他可是在地狱模式爬出来,走出国门,交着高昂学费的优等生。
什么助人为乐、治病救人,归根究底都比不过一句:“我活得比这些人更好更幸福,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人类就是恶劣得需要依靠“比较”,来获得满足的生物。
产生的怜悯,始终伴随着充盈的优越感。
即使宋曦研究的专业,是深入人类的心理和精神,追求“人的存在价值不必用努力和成果来证明”,也明白“不再评判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认识自我”。
但他也是普通人。
普普通通,听到别人的不幸会在同情的时候感到庆幸,听到别人的成功会在祝福的时候感到嫉妒的普通人。
用丰富的专业经验,宽慰别人,治疗别人,救赎别人的时候,宋曦也在窃喜。
他们很惨,我救了他们。
这就是我的价值。
宋曦日复一日,从国外回国,无论是在二院精神科坐诊,还是去大学做心理疏导,都再度见识了学生翻来覆去一模一样的痛苦和茫然。
他不禁觉得,这个地方就这样了。
一年又一年,量产出十几年前的他,一遍又一遍的让现在的自己去开解这群可怜的孩子。
并被孩子们感恩戴德的视为救世主。
他安稳蜷缩在充盈的优越感里,误以为自己早就彻底的痊愈。
直到他遇见了李司净。
宋曦至今能够清楚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李司净的景象。
这个刚毕业的年轻导演轻轻敲了咨询室的门,走了进来。
穿着一身简单朴素的T恤,看不出牌子,印着英文单词,应该不值什么钱。
但他长相极为出众。
李司净不是五官有多惊艳的帅哥,而是眼神深邃病态的平静,身形相得益彰的消瘦,手臂恰到好处的修长,一切都完美无缺的成为了“李司净”。
他跟任何人都不相似,拥有见过一面永远无法忘记的长相。
李司净浑身散发着独特的阴郁气质,以至于宋曦看到了他的履历,下意识感叹:搞电影的就是不一样。
可惜情绪不好。
宋曦记得,自己如常的说道:
“今天是你第一次来访,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情况。最近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一般而言,大部分来访者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滔滔不绝的倾诉自己的不开心。
从家庭到梦想,从恋爱到金钱,从失眠到暴躁。
这类人无非就是轻度焦躁、抑郁。
然而,李司净皱了皱眉,回答道:“没有不开心,我只是经常做噩梦,经常看到一些幻觉。”
条理清晰,不按宋曦给出的问题回答。
宋曦几乎第一时间给出了初步判定: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妄想症。
并且已经去过很多精神科,见过很多心理咨询师。
也许还伴随着长期服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