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搞的东西,比规矩森严的商业剧团,少了许多专业,多了几分趣味,他有空就会去看看。
李司净也有一两年没回校了,对这部《我思故我在》的话剧毫无印象。
他随手在网上搜了搜,只见到零散的宣传,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即便如此,这份简历无论如何也会给收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为,它的投递人叫做:独孤深。
中国人对于复姓有着独特的偏好。
这份简历没有照片,没有诚意,倒是别出心裁的突显出“独孤深”三个字,给李司净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不是《箱子》停工,他确实会给这样一个人试镜机会。
就为了看看“独孤深”到底长什么模样,纯粹好奇的问一问他:
既然简历什么都不写,又为什么要投过来?
正想着,李司净的电话震动起来。
是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客客气气:
“李先生,您缺资金吗?需要贷款吗?”
李司净皱着眉,很烦这些推销电话,但他现在确实缺钱。
“缺,我没房没车,你们能给贷到五百万吗?”
对方听了,立刻说道:“五百万还是有些夸张了,但是您如果没有别的贷款,信誉良好的话,贷出来二十万甚至三十万,都可以商量……”
李司净直接挂了。
二三十万,实在是太少。
现有的演员开支,光是纪怜珊一个人的片酬都要两百三十万,还是许制片跟纪怜珊公司谈人情,捞来的友情支援。
就算他后续的林荫、李襄,全部启用新人,前期的开支也不会低于五百万。
更不用说后期配乐、电影剪辑、特效制作。
李司净是个学导演的,只会运镜、试听、创作,还没来得及学画饼。
他甚至都有点羡慕陈莱森的自负骄傲了。
他自己的电影,都不敢肯定一句市场反馈、票房预测,偏偏陈莱森张口就是“未来二十年无可逾越的电影奇迹”。
害得他怀疑许制片能给他拉来投资,全靠红底黄字高亮PPT,把陈莱森给骗住了,才会迫不及待深信不疑的掏钱创造奇迹。
李司净胡思乱想,随手翻看简历,消灭未读消息。
谁知道这些贷款电话,就像是集中知道他缺钱似的,没过一会儿,又打了过来。
“李导,你最近是不是缺资金?”
李司净话都没说,直接挂断,点击拉黑。
缺,非常缺。
但是这种零散贷款,实在是浪费他的沟通时间。
倒不如安安静静,把简历先看一遍,给《箱子》复工准备好男主角、男配角,等许制片的消息。
他越是期望安静,手机越不给他安静。
陌生电话契而不舍,一个接一个的震动吵闹。
李司净一个都没接,挂了三次,直接开启静音模式。
邮件里选了几个看着还行的新人,打印出了简历,挑三拣四的选了又选,暂时解决了邮箱的未读简历,仍是没把独孤深的简历给打出来。
有这么一个名字的人,这辈子已经受到够多的期待了。
也就不需要从他这儿获得期待了。
李司净整理好简历,不多不少,林荫的试镜演员也有二十来个。
他看着时间还早,准备继续扫描外公的日记,书房门就被敲响了。
“净净。”
他爸扬声说道,“小万说找你有急事,你接一下电话。他打了好几通你都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