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是好多了,兰庭整个人都觉得空气清新了许多。
就是这一年来拜访的人多了五成,这让兰庭的怨言不少。
都是打她儿子主意的,自然兰庭高兴不起来,毕竟弘晖还没有成年呢!
好在她已经和胤禛说好了,既然四四出马了,那肯定是万无一失的了。
康熙这边,眼前的三个儿子确实是让康熙吃了一惊。
“老四,你说的火枪已经研制出来了。”
“回皇阿玛的话,已经研究出来了,而且效果比以前的威力大了三倍,同时不用打一枪就要上膛一次,可以连发,距离也远了不少。”
胤禛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让戴梓的发明现世,如果总是放在那里的话,肯定是浪费了。
戴梓不愧是枪械的天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已经更新换代几次了,而胤禛禀报康熙了以后,负责工部,半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是戴梓发明的前面的两代,毕竟这个发明是最贴近大清实际的。
这样也是为了让少量的精兵强将前往漠北,好执行任务。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胤禛自己训练的人也可以悄悄的帮忙,就算是试练了。
“胤禩胤禟你们怎么看胤禛的想法。”
“回皇阿玛的话,儿子认为四哥的计划可行。”胤禩道。
胤禟虽然跟胤禛不合,可在大是大非上面,胤禟也是心里有数的。
“儿子一定加强好联系,让蒙古的部落配合,同时做好了策妄阿拉布坦一旦有事,蒙古势力能立即瓜分其部落,但是蒙古肯定不会做大的。”
对于这一点,胤禟算是权威。
就是康熙也没有想到,他这个爱经商,在他看来是丢了爱新觉罗家脸面的儿子,居然能有这么大的作为。
真正用经济的手段掌握了蒙古的命脉,提到这个思路的胤禛,看来确实更高一筹。
就算兄弟关系一般,可胤禛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这样的本事,只要心胸再稍稍的宽广一点,那么皇位也是能够做的稳的。
康熙深深的看了胤禛一眼,现在对于胤禛的后院,康熙已经忽略了,反正他已经习惯了。
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它有的时候能默默的改变一切。
开始康熙不曾考虑胤禛,后来把胤禛放到了候选人的名单当中,可是胤禛的自身问题仍旧让康熙犹豫过,慢慢的随着时间的过去,康熙觉得胤禛这一点瑕不掩瑜,基本上康熙已经选定了胤禛。
而作为曾经当过皇帝的胤禛来讲,他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你们设想的不错,而且也很全面,这事情朕本来就交给你们了,如果能用简单的人力解决问题的话,对于大清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胤禛,朕给你一道旨令,在此事上面,五百人以下的安排都有你自行做主。”
胤禛心里一惊,可其他的几人却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五百人不算多,可是四四却是明白的,五百人的力量如果用的好了,那绝对是一股不能轻视的实力。
“胤禛,五百人当中,火枪队的数量不能超过一百。”康熙想了想,还是做了一个限定,他是亲自上过战场的,知道火枪队的威力,只不过胤禛制作好火枪,康熙已经暗地里命令御前侍卫配备了。
同时也组成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直接向康熙负责,目前的人数是两千人。
而朝廷之上,除了胤禛知道一点之外,其他没有人清楚。
胤禟和胤禩本来就没有把五百人的力量放在心上,听了康熙的限定以后,更是不当一回事。
因为他们知道,这五百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难说,因为他们的任务实在是不轻。
倒是胤禛,格外高兴,因为这样一来,这五百人就完全是由他自己安排了,那样他私下训练的这几十人,虽然不能全部安□来,可是安排一半左右还是可行的。
有了他们,胤禛心里就更有把握了。
这次的行动就算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可是明暗两条路,五百人左右是明处,暗处是自己剩下的几十人,至少也能保证让策妄阿拉布坦好好的吃上一壶,至少让他明白大清不可欺。
当然如果能够完成既定目标,那是更好的,因为那样的话,后面就彻底的少了几年的大战了,老十四也就没有了出头的机会了。
从胤禛个人的角度上面来讲,他肯定是希望能直接消灭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毕竟那样可以大量的节省钱财,当年十四出任大将军王的时候,胤禛负责粮草,那几年,胤禛可是辛苦的可以,因为国库可不怎么丰厚,粮草的筹措真的是让胤禛费尽了心思。
就算现在的户部收入很好,胤禛还是认为,战争还是不要轻易启动的好,毕竟太过劳民伤财。
现在的大清很多方面都在变革,这些有的是潜移默化当中的,在胤禛看来,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当然了,对于十四,四四认为最好能从源头斩断了他上升的渠道。
你说胤禛心里这都记着的是什么啊!
对于十四的怨念,真的可以说是从上一辈子记到了这一辈子,他的心眼真的是小的可以,只要是个机会,就要赶紧抓住不放。
可以说康熙现在给了胤禛这个机会,但是实际上,四四忘了一点,因为胤祚的原因,目前的十四不是德妃最喜欢的儿子,还因为佟佳氏活着的原因,胤禛在康熙心里也比从前重。
十四可没有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得到康熙的看重。
这些都已经变了,可四四的小心眼还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