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曦月依旧沉默着。
“……若想得超脱,须身具大智慧,心有大毅力,方能证得菩提,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萧曦月自问没有觉悟,也无法明心见性。
“何为大智慧?”
“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非是大智慧也。”
菩萨语气温和,讲述道:“释尊于凡世修行,未成佛之时,在人间游历,见到一只鸽子被老鹰追逐,释尊出手拦下,让老鹰不再啄食鸽子,鸽子大喜拜谢,老鹰却恼怒大叫道:‘我不吃它,我也要死,你成了自己的慈悲心,却忍心看着我死?’
释尊反驳不了老鹰的话,却还是想救下鸽子,世人若是遇到这般抉择,又该如何?”
萧曦月低头沉思,这也是两难境界。
菩萨继续说道:“释尊割下了自己的肉,喂与那只老鹰,救了鸽子,也救了老鹰。”
萧曦月娇躯颤了颤,竟还有这样办法?
“世人无知,听闻此事后都大笑,哪有这样蠢的人?割自己的肉喂食他人,这不是愚可不及吗?”
“可在释尊看来,这是成全他人的善举,有大慈悲之心,得善果。”
“此可谓之大智慧。”
冤魂们纷纷磕头念诵,也不知他们听懂了多少。
萧曦月抬起眼眸,与菩萨对视。
“月仙子,可想明白?”
萧曦月轻摇头。
她有释尊一般的大智慧吗?
她救了一些人,可也因一己之欲害了不知多少人,她有罪在身,想寻得赎罪的方法。
她不知大智慧。
“又有一事。”
菩萨继续说道:“天地初开时,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
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张口即吃百十里的生灵。
释尊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也被孔雀把吸下肚去。释尊羞恼,欲杀死这孽畜破体而出,却又不忍伤它性命,于是剖开它脊背飞出,带它上了灵山,因释尊从它肚子内出来,如被它生出一般,便封它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萧曦月睁着眼不知何意。
心中却想到,为何不从口中,从秽门中出?而非要破开脊背。
菩萨又道:“佛门无不可度之人,孔雀大明王菩萨此前杀业沉重,罪孽缠身,皈依我佛后,得了大造化,成为大明王菩萨。”
萧曦月明白了,半晌,摇头道:“我非有大造化之人,也非仙子。”
她又说谎了。
但她已经罪孽在身,些许谎言已经不足为道。
“唉……”
菩萨摇头叹息,“为何执着于此?”
萧曦月沉默不语。
“月仙子。”
听闻声音,萧曦月转头看去,道明送上来一杯清茶,放到了她面前。
“……”
萧曦月端起茶水,望着菩萨。
“缘法未到,亦无可奈何。”菩萨微微一笑,道:“喝下茶后,你去找她吧。”
他看穿了萧曦月的打算。
萧曦月垂下双目,喝下茶水,感受自己损伤的神魂受到滋润后,轻声对菩萨道谢,再放下茶杯,转身翩然离去。
谛听再伏身在她面前,萧曦月却不再骑乘,独自走出了殿门。
目送洁白的背影消失,道明忍不住开口:“菩萨,为何让她走了?”
入了此门,却只听两个故事,喝了一杯佛前茶,连佛法都未曾开讲。
地藏王闭上了双目:“她不愿为菩萨,只愿做仙子,随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