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他爹描绘的未来图景弄得一双眸子亮亮的。
不再被当做奴畜任人肆意打杀,一直是这些年来小栓最大的愿望。
此时听着父亲的话,他眸底的怯懦自卑与小心翼翼已在不知不觉中褪去。
他双眸亮亮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忽然十分认真得振声道:“那我要去读书!要去参加考试!要做官!要把夏国修建的越来越强大!要让夏国的所有人都不会再有被当成奴畜肆意打杀之事!”
听着孩子振振的声音,他爹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后,他抱紧自己的儿子,重重拍了他屁一股一下,
“好好好!好志向!那等进城之后,爹就去上工!赚钱供你读书!”
几座城门下,同样的惊叹憧憬之声,源源不断的发生在各类人士的交谈之间。
南部城门下。
受夏琰最开始去南部华琰郡发展,又最早拿下了幽郸和炎狱三座大城郡的影响,夏国南部众郡城的人们是最早知道夏国大改革且受益的人。
加上夏琰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全国大考,还一律无论出生身份,连奴隶都可以参考,考中后,她也一视同仁的亲自封官加爵等等
这些全国上下有目共睹的事迹,让原本还怀着犹豫怀疑之心的各大郡城人士们终于放下了心,一边惋惜哀叹嫉妒那些赶上了第一次大考,还一考就考上了,还被女帝陛下亲自封官的人;一边后悔又急切的催促自家家族子弟,令他们日夜不息的温课复习,争取在第二次全国大考时,也能进京高中!
南边城门下
几个从南部来的赶考士子们,正时不时低头感叹的看着脚下平整硬实的宽敞官道,或是仰头叹望着头顶高大宽宏
的城墙!
“夏京城变化之大,真可谓是天翻地覆!就算是外面那些二等国的皇城,可能也少有能修建筑起如此高大城墙的国家吧!女帝陛下圣明啊!”
“女帝陛下自然是圣明的!不过,昌兄,你也不必用这种语气说什么二等国。我前不久刚收到过北境传来的消息,你猜怎么着?嘿!前些日子,北境之外的那几国不是忽然发生了一场大战吗?其中竟然就有我夏国军队亲自参与!还是女帝陛下亲自御驾亲征!”
周围几个学子一听,立刻纷纷围拢过来,瞪大了眼睛认真看着说话的人。
说话的学子清了清嗓子,继续与有荣焉般的抬起下巴道:
“是我在北境那边的远亲传来的消息,他们说不仅有正行在境外的商队亲眼看到了女帝陛下御驾亲征!还见女帝陛下还以横扫千军之势,带领着我国军队在北境势如破竹!几乎一路皆以锐不可当得横扫之势朝往北境深处而去!”
“就这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样子,北境外那个原本鼻孔恨不得瞪上天去的诸国,就已经全部被我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全部占领了!甚至连诸国一直背靠的二等国靖石,嘿!竟也被我夏国联同他国军队一起攻陷了!”
“再等不久,等女帝陛下从北境凯旋,我们夏国的领土板块必然会重新翻倍分画!以后,从最南边的幽郸华琰郡,一直到大陆最北境的“冻土禁区”,全都会纳入我夏国的版图!”
“如此磅礴广袤的新领土,说不定能让我夏国直接踏入二等国的境界了!”
其他学子一听,纷纷脸色激动,嘴里大叹道:
“这位兄弟消息可实?若真如此,那女帝陛下果然是真正的天佑之圣!是我夏国真正的帝星!”
“这个消息我之前也才从北境那边听到过!不过没这么详细!这么一来,原来前段时间在北境外打仗的就是我们夏国军队啊!我就说那么傲慢诸国怎么忽然就快要灭国了,原来是被我们夏国给打的,哈哈哈!真是太好了!”
“肯定实真的!我也听到过!”
“陛下就是天佑之圣!登基短短半年之载,不仅就一扫旧朝堂腐朽贪敛之风,拔除抄斩了那么多贪官腐朽,一改朝廷风貌,还了夏国一个清风明月!还南征北战,亲上战场!南部先收了幽郸、炎狱,北境竟又在这短短半年之类,占领了诸国,甚至连靖石国都被我夏国大军攻破!”
“实乃天降帝星!天降帝星啊!哈哈哈哈!——”
“诸兄说得不错!我夏国有此女帝,简直是我夏国所有子民之幸!这次大考,我必要用出千百倍的努力,争取一举考中!以盼能亲至帝殿之上,亲见女帝陛下之圣颜,得女帝亲封官职!未来亦可为夏国的发展壮大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几个学子一听,有的纷纷赞同点头,有的则盯着说话的学子哼笑起来。
“益兄,你这话说得也真是大,不怕自己到时候若没考中怎么办?而且,我记得几个月前你们族里让你来参加第一次大考时,你还生怕夏京城是什么洪水猛兽之地,逼你你都不来吗?”
刚夸下海口立下壮志的学子听此,脸上立刻涨红起来。
想到自己几个月前族里催他来参加第一次大考,他却因为各种猜疑担心百般推辞,导致白白错失了第一次大考的机会,他脸上也不禁露出哀叹后悔之意,也不介意其他学子揭他的底,只叹息着哀叹道:
“哎,以前是我眼蔽心瞎又畏首畏尾,才错失机会,没识得陛下的圣明之举。不过,也正因为错失了第一次机会,我这次才要来紧紧抓住第二次!”
学子叹息完,脸上露出肃穆之色,“无论如何,我这次必会拿出全身本事认真备考!考得上便也算我没辜负这些年的寒窗苦读,考不上那我就继续回去埋首苦读!等待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的大考!”
其他人听此,都不禁对这位学子露出钦佩之色,说他推三阻四的学子也不再说什么,只抬起手里的茶盏,远远敬了他一下。
同样的对话,几乎发生在新城四座城门之下。
由于夏国和夏京城几个月来的大改革,夏国各郡城州县的百姓们都知道了新登基的女帝陛下确实是要一扫以往风气,建立一个利国利民的新夏国!
于是各郡城州县的人们,都纷纷争相拥挤着朝夏京城赶来!
其中,赶来最多的,也正是几个月前因各种理由痛失了第一次大考机会的各城郡州县的学子们。
听到夏国终于又要举行第二次全国统考了,以往生怕这夏京城是什么洪水猛兽之地的各地学子们,纷纷一改几个月前的态度,二话不说的立刻收捡行李,背起行囊,有世家的世家送,没世家的结伴赶商队马车同行。
总之,现在的夏国学子们,都知道了全国大考就是新的“科举考试”,而且比起以往老旧科举制,女帝还改革创新了许多新的考取制度!
不光是读书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进京赶考!
所以这段时间,进夏京城最多的,就是各地学子人才们。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已经被治理的顺服安分的幽郸郡人士,以及原炎狱那三座大郡里的众百姓世家。
于是等夏琰终于回到夏京城时,看到的就是这幅人潮拥挤,夏国各城郡人士纷纷朝着夏京城涌去的极热闹画面。
第234章京内等着她的人们皮肤饥渴症的溪睿……
夏琰从北境回来,到夏京城外后,入的是北城门。
她这一路带着的人极多,除了有祁炎苍、杨御、穆锡等大军外,还有被她送上“太上皇”之位、得随她回宫的舒延昱,以及端木淮和盍宏博带领的北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