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总盐量不仅已经满足了国内的需求,甚至已开始产生剩余,可逐渐变成一种商品卖到国外,为夏国增添又一笔国库进账!
纺织厂、印刷厂和琉璃厂也已经都各自又加筑修建了许多座。
纺织厂生产出的衣服,质料已从以往原本的单一,变成了如今的丰富多样,产出的布匹与成品衣料分为了几个层次,从昂贵奢侈品到普通平民款应有尽有,不仅满足了夏国内的市场需要,也和精盐一样渐渐成为夏国一项朝外输出交易的重要贸易品。
琉璃制品更是直接以奢侈品的地位输出卖到了各个国家,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获得了各国权贵们的喜爱,成为了夏国国库收益的又一项重要来源。
印刷厂的多建,不仅满足了夏国各大郡城的学堂学院和夏京图书馆的需求,“夏识全国连锁书店”也在大量书本古籍被大量印刷后,成功快速在夏国各大郡城内建立开启。
甚至因为印刷术的过分方便好用,书本古卷现在也已渐渐开始成为了夏国卖向国外的重要交易项目之一。
而这些各种各样新颖丰富的商品交易,夏琰每次与境外商业势力谈时,也不用再隐藏避讳太多。
子书景栎给她的那个天工阁商牌,她已经在几个月前与敛逸楼做第一笔交易时就充分的用上了。
玟晏倾是敛逸楼大陆西南部各国分楼的楼主,这几个月却一直都呆在夏国没走。
夏琰之前拒绝了他的交易请求他也丝毫没有不悦之情,只按照夏琰说得静静等着。
等夏国国内各项部门都成功修建起各种各样更多、更大、功效更强的厂子,各部门也顺利生产运行起来后,夏琰才带着各类可对外卖出的产品与子书景栎给她的天工阁牌子,去了敛逸楼谈生意。
玟晏倾对她忽然拿出了天工阁牌子、还是金字牌的事挑了挑眉,但却没有多问,只是看着夏琰的神色深了些。
夏琰后面介绍一些“新型”商品时,玟晏倾也没再像以往一样对这些“新型”商品的来源追问到底。
但他依旧穿不好衣服,胸前领口开得极大,过度饱满的胸肌总会时不时漏出来
与玟晏倾达成各种交易后,夏国的各类商品通过敛逸楼的渠道销售到了更广更宽的天地。
夏国因此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庞大雄厚,国内各项建设发展也形成了正向循环,各方面都越来越好。
敛逸楼对夏琰的邀请越来越频繁,原本身为大陆西南角分楼楼主,应该在这片区域的各个国家里四处巡视的玟晏倾,这几个月也仿佛在夏京城扎根了。
夏琰每次给敛逸楼谈生意都是他亲自接待,然后他每次衣着气质也都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总是都穿不好衣服。
除了与敛逸楼谈生意外,夏琰和斋云阁的生意也在卞黎昕随她回夏国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加强。
斋云阁现在已经不属于胥华,卞黎昕随她回到夏国皇城的一个月后,斋云阁的新总部也正式在夏京皇城内建成。
斋云阁的总部搬入夏京皇城后,夏京城内各种商行商团以及各类外国商队走商等,都以肉眼可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夏京城因为这些暴涨的商行走商等,繁荣度直线飙升。
夏国各郡城因为这些涌来的各国商家商行,经济发展速度也大大加快,带动郡城内各行各业也快速发展繁荣,老旧的城池在充足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下得到扩建和翻修,修建的越发稳固宏伟。
夏国各大郡城,包括北境刚被收回来不久的郡城,也都在大量商家的涌入下,有了迅猛发展、改头换面的繁盛趋势。
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夏琰亲至菖蒲祝菖蒲昱登基回归后的第三个月,商工部终于完成了《五百公里的公路修筑任务》,让她拿到了《古代中级道路修建指南》。
商工部的修路大队们还不止完成了任务要求的五百公里,在夏京城举行了第三次全国大考后,再次吸纳了大批人才的商工部,在人手问题再次得到缓解后,又分出了五个修路大队。
新成立的五支修路大队加入了原来的三支修路大队,夏国如今已经有了足足八支修路队伍。
八支修路队伍再加上《中级古代修路技术指南》带来的技术优化提升,夏国的公路修建速度再次大大提高。
在前面三个月里,八支修路大队就不仅完成了五百公里的修筑任务,还额外铺设了几倍长的公路。
夏国从夏京城开始,南到华琰郡、东至胥华以及东南部的原炎狱三座大郡,北到刚被打回来不久的北境原诸国、原靖石的各大重要郡城,都已被商工部
勤劳无比的修路大队们修通了至少一条的主要干道!
公路的畅通,意味着商贸的繁荣,也意味着各大部门想要去各大城郡建立分部的事得以加速进行。
于是在夏国境内各大城郡的主要交通干道都被修通后,夏国国内各城郡的商贸交易再次迎来大幅度的发展提升。
尤其是那条已经从夏京城东,一路往东跨过怀山、赵橡,到达胥华的公路,直接在胥华郡最东部连通了菖蒲国占有的胥华地界,相当于直接把公路修到了菖蒲边境。
夏国和菖蒲国的商贸交易,便从这条道开始,紧密度和繁荣度都再次往上升了一个层次。
与此同时,在国内各大郡城的交通要道都修通后,筑工部的技术官员们先踏上了新公路,带着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匠人们先去国内各大郡城了修建了无数分部。
其中南境包括原夏国九大城郡、幽郸郡、原炎狱三大郡城等十几座夏国南境大郡,都分别在主郡城中修建好了至少一座筑工部分部。
北境原诸国、原靖石等区域的二十几座大郡,也同样都分别修筑好了至少一座筑工部分部。
筑工部分部一修建好,其他部门的分部便在筑工部的帮助下快速修建了起来。
到五个月后的今天,夏国内南北境一起加起来,已有三十多座最主要的大郡城都分别修建了科部分部、商部分部、刑部分部、医部分部、工部各分部、户部分部、军部分部等九大分部。
这三十几座大郡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如:医部大医院、大学堂、各类厂子、农部、城内厕所等等各类重要场所,也都在筑工部的加班加点下快速修建了起来。
正好第三次全国大考除了给工部带来大量各类技术人才外,也大大缓解了其他各部门人手紧缺的问题。
第三次全国大考的总考生数量,比起第二次又要更多了许多,尤其是女性的参考人数比第二次大考足足多了十倍多。
三天的大考时间结束后,最终选拔出的人才总量多达五百多人!
其中,中考的女性官员足足有三十多个,占了女性参考总人数的八成左右,远高于男性的中考比例,是第二次大考的十倍有余。
夏琰让礼部芩悅把这个比例宣传出去,争取下次能吸纳到更多女性人才来参加考试。
五百多的新官员人才里,也有两百多名直接被她派到了北境去。
毕竟北境那么大面积,总官员却还不到一百名,实在太缺,所以中考的两百多名官员夏琰都送去了北境,让北境总督祁琰绒帮她接收。
北境有了充足的官员,后面的发展也才会那么迅猛,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快就几乎要赶上南境。
而在各类人才人手越来越多,各地郡城都得到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后,五个月后的今天,夏琰的第二十项任务:《大力发展各城郡,侍夏国内至少有二十座城郡达到当初(五个月前)华琰郡的繁盛水平》的进度也不断攀升,并终于在半个月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