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宋道医 > 120130(第12页)

120130(第12页)

“明允啊,那白玉牌——”太常寺卿颇有些急不可耐。

“那块玉牌下官并未随身携带,明日一早下官派人送去您府上。”苏洵道。

“那边有劳了”,太常寺卿的嘴角又上扬了几分,“等我针灸一结束便将玉牌归还。放心,绝对丢不了。”

辰时一刻,伴随着金梅枝头的婉转莺啼,苏家养生馆皇建院分店的大门准时打开。苏洵借口有同僚相约饮茶,提早从五岳观中遛了出来,悄悄躲在一棵角落里的垂柳后,狗狗祟祟地张望。

一辆青布为帘的马车在苏氏养生馆门前缓缓停下,范纯祐扶着范仲淹下了马车。范仲淹脚踏地面,抬手示意长子松手,精气神十足地用拐杖敲了两下地面。

负责迎宾的药侍闻声抬手,一看见是范仲淹,连忙迎了上去:“两位晨安。范公,您老有三日没来了,十六每日都念叨着您,还问我您是不是把咱们养生馆给忘了呢。”

范仲淹笑眯眯道:“没有的事。这几日家中有事,不得闲。我也日日盼着来呢。”说罢,范仲淹拄着拐杖步履轻快地进了苏氏养生馆。

范仲淹持有白玉牌,进出无碍。范纯祐今日没有拿到青玉牌,将老父送至养生馆门前,目送他进去,这才转身,登上马车离去。

没过一会儿,韩琦甩着衣袖来了,精神抖擞地出示了青玉牌。他回京回京是为了向天子禀报在定州练兵的成效,再过不久就要回定州了。苏衡的苏氏养生馆他早在信中听范仲淹讲过八百回了,这次终于可以亲自来体验一番。

韩琦在药侍的引导下进了苏氏养生馆后不久,苏洵的长官太常寺卿与时任太常博士的梅尧臣有说有笑地来了。

“您这白玉牌是从明允处借来的吧?您老人家把我们赶走了,转头却自个儿找人借玉牌,未免有些不厚道吧?”梅尧臣与上司的关系不错,彼此私下也能开些小玩笑。

“我都没告诉其他人你抢到了青玉牌,哪怕借不到白玉牌也能来呢。”太常寺卿轻哼一声。

两人入内后,主管谏院的包拯神采奕奕地来了,就连黝黑的脸庞上似乎都因喜悦泛起了红光。

既包拯之后出现在苏氏养生馆门前的更是重量级。以庞籍为首的政事堂相公们来了足足一半!

不远处的苏洵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差点以为自己看的不是苏氏养生馆的大门,而是禁中举行大朝会的大庆殿殿门。不知内情者,还以为这是京中相公们在私下集会,商议什么军政大事呢!谁能想到,这些相公们只是在养生馆里打拳、针灸、泡脚、推拿的啊!

凭借苏氏养生馆,衡儿结识的人脉恐怕早已遍布朝堂。吾儿竟恐怖如斯!这若是被陛下知晓,不会被治一个结交权臣、私下集会的罪名吧?苏洵开始忧心忡忡地往回走。

走至半路,苏洵突然想起一事。当初琼林宴后,他从琼林苑归家,明明当着孩子们的面提到过苏氏养生馆。当时几个孩子们的反应似乎就不太对劲。轸儿当时好像想说些什么,却被轼儿一把捂住嘴,带去了角落。现在想来,那时孩子们的怪异之举便全部解释得通了!

“好啊”,苏洵几乎要气笑了,“一个个都知情不报是吧?尤其是苏轼这臭小子,还敢捂嘴?不用说,定是这臭小子出的好主意!衡儿也真是,竟也纵着他二弟胡闹!”

苏洵脚下加快了步伐,浑身气势高涨,摩拳擦掌地想要回五岳观教育不孝儿女们了。

“爹爹爹!别打了别打了!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苏轼在苏洵舞得虎虎生风的大扫帚下抱头鼠窜。

“你个孽子!竟敢怂恿你阿兄阿姐还有阿弟,一同欺瞒为父!我今天不打你一顿我这气就消不下去!你给我站住!还敢跑?!”苏洵一回想起自己在太常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长官与同事过分热情是有心人在设局坑他的日子,就觉得自己是个笑话。所有人都知道,就他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的!

“哎哟!爹,您轻点儿!您要谋杀亲子呀!”苏轼终究还是被苏洵的大扫帚狠狠打了一下屁股,揉着屁股蛋子哭唧唧地找他阿娘去了。

“阿娘——阿父打我——”

等苏衡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五岳观时,看到的就是趴在床上,把脸埋进枕头,似乎哭得很伤心的二弟,还有分外乖巧地缩在床边,充当蘑菇的三弟。

“你们这是……”苏衡脚下一顿,对上苏轼一双哭得红通通的狗狗眼,看起来好不可怜。

“阿兄……QAQ”苏轼听见苏衡的脚步声,就把脑袋从枕头中拔起。

“怎么哭成这样,发生何事了?”苏衡蹙眉道。

“是阿父!他打我!打得老疼了!”苏轼超大声地告状。

“二哥,你别说了。”苏辙伸出手拉拉他二哥的衣袖。

“衡儿,你过来。”苏洵突然在苏衡的背后出现,把苏轼瞪回了枕头,黑沉着脸道。

“……是。”苏衡见此情形,心下一转,立即猜到了前因后果。

看来,是东窗事发了。

第130章第130章国子监生

国子监与太学一带的宅子,虽然地处外城,但是价钱并不比内城一些地段的屋宅低。因为这一带不仅有优越的教育资源,还有便民的医疗条件——熟药惠民南局也在这附近。若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片的民宅全都是妥妥的学区房。

东京汴梁寸土寸金,能在京师拥有房产的人非富即贵。哪怕苏氏养生馆的生意极为红火,为了买下眼前这座带花园的宅子,也几乎花光了苏衡这些年攒的全部积蓄。

“哇——”苏轼发出一声声惊叹,兴奋地在屋前屋后,屋里屋外,像只撒欢的小狗一般蹿来蹿去。

白墙黛瓦,翠竹婆娑。游廊曲折,可通幽处。房间不多不少,正好五间,里头床榻几案、帐幔陈设均已备齐。从小门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甬路出去,便到了小花园。

花园的地面设计得与一般屋宅不同,是以黑白二色石子铺就而成的太极阴阳鱼图案。玄色阴鱼之上,是大株的梨花,花开时满树琼枝雪云,风过清芬,馥郁满园。梨树旁边还栽了些芭蕉,等到入秋,雨打芭蕉,也别有一番风情。白色阳鱼之上,栽种了十数株杏花,此时正值春日,恰是杏花怒放时节,半边园子都开满了霞蒸云蔚般的红杏。杏花林疏疏落落,花下有石桌一,石凳六,正好够苏家人团坐闲聊。

“阿兄,这个小花园太美了,我最喜欢这片杏林。”苏轸一双杏眼倒映着红杏的花影,唇边情不自禁地弯起一抹笑意。

程氏也极为喜欢这座后花园。长子优秀,在京中购置了房产,他们一家人可以留在京中,不必因承担不起开封的房租与物价,返归眉山了。原本,程氏是打算在苏洵被朝廷授官后,便带着三个儿女们回乡,节省些花销。如今却是不用了。

“屋宅之事解决了,但轼儿与卯君还要继续读书。若要进国子监,至少得有两名朝官的举荐信。”苏洵沉吟道。他打算等明日问问颇为照顾他的太常寺卿,看看能不能为次子与幼子求来两封举荐信。

“举荐信已有了。”苏衡平静道。

“你说什么?”苏洵看向长子。

苏衡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厚厚一沓的举荐信。他原本也打算趁此机会与苏洵商量弟弟们上学的事宜。

苏洵将那沓举荐信接过来,指尖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思及他在苏氏养生馆门外窥见的那群重量级大人物,对举荐人的身份隐隐有了预感。一封封翻看下来,果然。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庞籍、富弼、晏殊……苏洵险些拿不稳手上这些分量极重的举荐信。

只是推荐两名学生入读国子监罢了,用得着出动这么多大人物吗?不知道还以为这些相公是要力荐他那两个儿子直接入朝为官呢。

“阿父?”苏衡见苏洵神色有异,问道,“这些举荐信有什么问题吗?”

苏洵欲言又止,满肚子话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无力地抬起手,拍拍长子的肩膀:“没问题,你做得很好。为父不如你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