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春台濯雪(双重生) > 7080(第8页)

7080(第8页)

江容小口喝着茶,一口,又一口。

身旁的萧显已经喝干两碗茶了,显然渴得很。她也渴。

“今日没喝水?”萧显接过第三杯茶,侧脸问她一句。

“是我自己忘了!”江容忙说,“两位嬷嬷和碧蕊她们隔一会就给我送茶,我、我看书入迷,忘喝了。”

一面回答,她一面努力掩住惊异:

原来萧显也会说这些吃饭喝水的小事?

他不该像昨夜一样,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沉默,只在一些最关键的事上开口……或是像方才和张孺人说话时那样,只问一句“有事无事”吗?

这出于意料的待遇,是因为她像姜侧妃?乔娘子忙忙乱乱端起茶杯,杯身与杯盖“叮铃铃”碰撞,发出几声清脆的响。

薛娘子抽出手帕擦拭茶水,心里还惊慌不定,乔娘子已把茶杯放在一边,大着胆子开了口:“姐姐、薛姐姐!王妃没了……对咱们不是好事吗!咱们、咱们难道不是一样这么想?”

“哎!”薛娘子发急,“嘘!”

想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一回事了!

“哎呀,怕什么?这里又没别人,谁能听见。”

乔娘子虽这么说着,到底把声音低了些:“你难道忘了,殿下才大婚那年,她的人就克扣咱们的用度,寒冬腊月,连口热水也喝不上,不是张姐姐拼着得罪她告诉殿下,谁知道咱们现在活不活着,活在哪儿?殿下说她御下不严,从此不许她执掌中馈,她难道没恨上张姐姐和你我?幸好来了位姜侧妃,她一时顾不上咱们了。姜侧妃被她弄死了,她不死,等缓过这口气,她还是王妃,难道就能容得下咱们吗?”

“理倒是这个理。”张孺人突然开口,“可你不看看新人的出身。”

“她是康国公府送出来的人,就是先王妃的娘家人。”她左手紧握着右手,嘴唇紧抿,“今日我探问她出身来历,她只说自己跟‘娘子’上过学,偏不说究竟服侍过谁。正好我看她并不像十五六的女孩子,至少有十八·九岁了。我本以为她是霍娘子的陪嫁,可细想一想,以她的年岁,若说服侍过先王妃也不奇怪。她若还活着,正是二十有一。她丢了执掌中馈之权,难道没和宋家哭诉过?宋家怎会不知咱们和先王妃的恩怨?”

她看向两个“妹妹”:“今日她入府的排场,虽比不得姜侧妃那时,可才入府就独住一处,十几个人服侍,家具摆设就不说,连茶都是今年新贡的‘碧涧明月’的尖儿——今日之前不算殿下,这府里还没别人尝过一口,连李侧妃那都没有。不但叫我去陪伴,还有严嬷嬷和李嬷嬷随身服侍着,这等恩宠,难保不又是一位姜侧妃!”

“若她叫殿下忘了姜侧妃,重想起先王妃的好来……”

张孺人右手成拳砸了砸腿,不再说了。

室内重回安静。薛娘子和乔娘子面面相觑。萧显手边的酒壶已空了一个,江容还在吃第一碗饭。

她午觉睡得长,下午又是一动不动看书,并没觉得很饿,一碗饭已是有了五六分饱。她知道这一年来,萧显纵酒无度,却不知他这一顿会喝上多少,喝到什么时候。

若她早早吃完了,萧显却还不足,她没东西占着嘴,免不了要陪萧显喝上几杯,还得找话说。

可是,她能和萧显说什么呢?

那一杯烈酒下肚,她喉咙和腹中都热辣辣的,心里那股轻飘飘的劲儿却安稳下来了。

能像萧显府的寻常妃妾一样生活,自由在府里见人,甚至自由走出府门,当然是她求之不得的好消息。但这份“自由”仍有前提,那就是,萧显还喜欢她,或者说,愿意把这样的生活一直赐予她。

萧显收下她,无非是因她这张与姜侧妃相似的脸。而对萧显和姜侧妃之间是如何相处,她当然一无所知。

她也当然不能把自己当姜侧妃。她只是康国公府送给萧显的一个寻常奴婢。

她对萧显的喜好,也还是一无所知。

她能说什么,既有趣,让他愿意接话,又不犯忌讳?

说她看的书?

——萧显六岁即在上书房读书,文武双全,愿意与她讨论那些文人游记、传奇故事吗?

问萧显今日做什么了?

——这似乎算探问他的行踪。

提一提府里其他人?

——又像在打探萧显府的消息。

要问嬷嬷们和碧蕊、芳蕊会一直在她身边吗?

——那便是入府第一夜,就在关心自己的名位了。

一碗饭终究有限,江容终于吃下了最后一粒米。

她磨蹭着,还想再添半碗,又怕萧显尽了兴,她还没放筷子,让他觉得耽误了时间。

手边酒杯满着。她端起来,假做抿了一口,借机悄悄看一眼身旁。

可萧显就像侧面也长了眼睛似的,竟又同时看向了她。

“殿、殿下……”杯中酒气辣得江容声音发哑。

“江氏。”萧显皱了皱眉,改口叫她,“江容。”

“殿下?”江容放下酒杯,转向萧显正坐。

“不必这么紧张。”

萧显一手搭上椅背,离得远些看她,挥手令其余人等退远。

一样明亮的灯烛,此刻却未能再给江容温暖。她顺着萧显的话,放松了肩背,挺直腰回看他,手却仍在袖中交握,手指叠缠。

萧显的目光从上至下扫过,盯住她的脸,似有些许疑惑。

可他开口时,声音却不似昨夜看到她的第一眼,唤出“颂宁”时带着犹疑。

他似是在发问,声音轻,语气却十分笃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