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弋点头,想起刚刚端敏大长公主的话,默了下,道∶“李贵嫔的位分就不用德妃想了,朕……决定替她到妃位。”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德妃嘴角笑意一僵,李诗然和宜妃交好,宜妃已是顶了天,李诗然再往上升,她们势头变大,于她无益,她原想压一压。
李诗然有端敏大长公主做靠山,她不好压的太狠,原想给个九嫔之中的后三嫔已是足够了。
没想到陛下开口就是妃位,德妃感觉自己嗓子里堵了一口气,呼吸不上来了。
德妃试图劝阻:“陛下,李妹妹进宫不到一年,封妃,会不会太快了”
元弋看德妃一眼:“妃位而已,没什么快不快的。”
听出永宁帝话中的不虞,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李诗然封妃赶在年终,这若是快,那早几月就封妃的宜妃是什么
德妃僵硬的附和:“陛下说的是,李妹妹若是知道了,想必很是开心。”
元弋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
不知道是因为屋子里面摆了好几盆碳较热的缘故,德妃没一会就满头大汗。
无奈的攥紧拍子,她不是皇后,到底名不正言不顺,连驳上一句都不成。
元弋也知道德妃心里肯定是不痛快,难得体谅,提起另外一件事,对德妃道。
“朕近来闲来无事之时给三皇儿起了几个字,但还没拿定主意,德妃看看可有中意的。”
“李全,拿过去,给德妃看。”
元祯和元琛激起了元弋那点慈父之心,自然而然的就想到最小的儿子。
皇子大多都是周岁时赐名,大皇子是陛下的长子,一出生是先帝赐的名,二皇子是陛下的嫡子,也是刚满月就得了先帝赐名。
三皇子非嫡非长,还身子残缺,又摊上那样一个生母,德妃是不指望陛下能破例了,安安心心的养到周岁,该有的陛下总不会少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三皇子现在才六个月,就得陛下赐名,是陛下对三皇子的宠爱。
虽然这宠爱大部分可能是因为心疼可怜的缘故。
但德妃不在乎,三皇子虽然腿脚不便,却是她和韫儿的依靠,得宠些,只会更好。
德妃顿时满脸欣喜。
李全把纸递上,德妃期待的看过去。
总共三个字,珺、砚、珩。
这三个字都是不错,特别是第一个字,让德妃脸上的高兴藏都藏不住。
“陛下起的名字,都是极好的,若说臣妾非让最中意的,臣妾喜欢‘珩’字。”
德妃想了想还是避开了第一个字。
三字之中珺最好,但珺有君,三皇子又登不上帝位,要这么好字做什么,惹人嫉妒吗。
砚字稍微普通了些,对比起来寓意不错的珩字最好。
永宁帝也是比较属意‘珩’字的,见德妃也是,当下就拍板∶“那就用珩字,到时候和大封六宫的旨意一起颁下去。”
德妃扬着笑谢恩:“臣妾先替珩儿谢过陛下。”——
北塞,镇北候听完罗夫人的话,当即就坐不住遣人去找简三。
罗夫人满腔愧疚,正是心疼女儿的时候,见镇北候毫无波澜,还要请那言而无信的竖子来,气不打一处来。
起身狠狠的推了一把镇北候,却没料到二人的之间的力气体格相差甚远,这一下没把镇北侯推倒,回来的受力还把罗夫人带倒。
站着的镇北候和倒在地上的罗夫人都懵了。
“你竟然推我”
镇北候更蒙了,他一点力气都没使啊。
瞬间吹胡子瞪眼睛:“我没有,你自己摔倒的,可别诬陷我,这在军中,可是要受罚的。”
此话一出,把罗夫人气得发抖,临近爆发,顾不得站起来就道:“你还要罚我”
“军营军营,张口闭口都是军营,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夫人,不是你手下的兵,别拿军规压我!”
镇北候语塞,其他人见怪不怪,侯爷和夫人在一起能安生就是奇了。
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一回来就吵一回来就吵。
镇北候酝酿了半天,憋出来了一句:“不可理喻,胡搅蛮缠。”
罗夫人气的眼泪都出来了∶“我胡搅蛮缠”
“你的良心呢是被狗吃了吗?”
下人们叹气,又是这句话,夫人就不能精进一下这骂人的句子,他们都替她着急。
马上侯爷就要接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