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查,原来伦敦早就流传着这位子爵夫人会算命的消息!
此后金州奥米兰小镇上,霍斯廷斯庄园、快餐店和中餐馆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就连老老实实在大学进修的几人都得到了消息。
郭朝宗来庄园拜访,围着温苒绕了一圈又一圈,“你知不知道你在外面的形象被传成什么样子了?”
温苒皱着脸,她能不知道吗?她现在连学校都不敢去!
郭朝宗啧啧摇头,“美国如今最大的私人银行,其家族的家主见不到你人,都找到我跟前去了?!”
温苒痛苦地捂住耳朵,不要再说了。
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不会自作聪明地给伊芙丽算命。
她明明只是想拆散有情人罢了!难道这就是她的报应吗?
“我要去加拿大,或者去南美。”温苒狠心说道。
有系统在,她完全没有必要去学校学习,现代医学刚刚起步,她大可以自己做研究。
温苒一动,大部队就得跟着动。
温老汉:“反正我离开不我家苒。”
温老三和陈六娘更是如此,闺女在哪儿她们在哪儿。
温老大和温老二离不开爹,张玉香和杜月娘离不开妯娌,干脆都一块挪地儿吧。
林长福奔五的人了,还挺有事业心,把快餐店和中餐馆留给儿子,老夫妻俩打算去加拿大和南美开拓新事业。
不上学的都开始收拾东西,老霍斯廷斯也不例外,丢下不见人影的詹姆斯,以及最近疯狂迷恋某男星的伊芙丽,带上老管家说走就走。
加拿大地广人稀,霍骁北大手一挥买地建厂,招募华人华工大搞开发。
温苒一面孜孜不倦学习系统医学知识,一面开医馆办药厂,秘密生产某些药剂。
转眼间,1902年的夏天到来。
在华滞留三年的大哥温一荣来到加拿大建华市。
两年前,清廷高层内斗,日俄占据地理优势预备进一步侵华,英法等不欲被抢夺利益也纷纷加入,以民间反洋团体为由发动侵华行动。
清廷内部的腐败在此次战争中尽数展现,守城官员望风而逃不战便降,清廷皇室仓皇弃城西逃。
战争苦的永远是百姓。
据亲历战争的温一荣所述,俄国目标明确直指东三省,所过之地的百姓被大肆屠杀,冀中也是她们的老家所在同样被传教士带领的军队大肆屠杀。
温一荣说道:“纺织厂就近向百姓采购原料,我派厂里的管事去各个村子,如果有军队入侵就以霍斯廷斯家族的名义交涉,最终死了三个管事。”
也就是说,有三个村子遭了难。
“纺织厂员工有亲戚来投奔,我做主收留下来,后续陆续有百姓闻风前来投靠,粮食吃紧,我给李夫人去电,让她联系马家运送一批粮食。”
战后,这些百姓的房屋尽数被毁,无处可去。
温一荣便按照温苒的意思,买地招人扩大厂区。
处理完所有的事务,他才起身来找家人。
温一荣在华国忙,温苒和霍骁北在美国也没闲着,专门回了一趟欧洲,下套打劫坑蒙拐骗拿回了一批文物。
温一荣:“对了,我到上海时遇到了故人,郑巡抚的女儿,三妹你曾经的好友。”
温苒立马想到了是谁,“是荣秀!这么巧?”
温一荣摇头,神情复杂,“不算巧。”
“我听说96年时她嫁给了她的丈夫,婚后她丈夫来美国留学,至今已有七年未归。”
温苒震惊,“什么?”
温一荣说道:“到美国后我托了人打听她丈夫的下落,或许是遇到了意外。”
美国民间排华的浪潮一直都没有消停的趋势,留学生遇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丈夫未归,小叔子染上大烟败光家产,荣秀的嫁妆也被夺走抵债。
不仅如此,荣秀她爹郑巡抚在湖广总督任上感染血吸虫病撒手人寰,之后荣秀大哥带妻儿老母回川蜀老家度日。
川蜀与上海有江河做带,荣秀与家人此生却难以再见。
当年郑巡抚对她们多有照顾,温一荣看到恩人的女儿流落至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我聘请她在商场工作,听闻她偶尔也写一些文章发表,若只有她一人生活应当不错。”
温苒有些无法想象这些年荣秀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当年的荣秀活泼单纯善良大方,徐夫人看似严肃实则平易近人,郑巡抚也是个难得的好官,现在却……
温一荣托人打听到消息,荣秀的丈夫未完成学业便回了回国,据知情的留学生透露,他目前在上海。
荣秀的丈夫在上海?!
郭朝宗匆匆赶来加拿大,“狗娘养的!那就是个孬货!”
郑家于温家算恩人,于郭朝宗而言更是世交长辈,情分更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