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妻君薄情 > 8090(第12页)

8090(第12页)

张管事看人走远后,柔声叹息:“这人语气粗野,哪里像是正经人家的夫郎。”

姜漱玉倒也没怨恨这男子心思歹毒,正色道:“他要是不硬气些,受欺负的就是他妻君了。”

不过话糙理不糙,顾裴终究是张老的亲戚。一直在姜家住着,实在于礼不合。若是日后为他说亲,对方肯定也有顾忌。

姜漱玉心思一动,不如把顾裴送到道观中同怀逸待在一起,两人彼此之间有个照应。

第87章第八十七章前世兄长为什么执意为妻君……

赵青琅不知妻君的心思,只想为她分忧解惑,低声道:“妻君,其实应该让顾裴那孩子跟着走,毕竟日后能有个依靠。”

他可怜那孩子的身世,平日里也多有照拂。对方是张老的故交之孙,也算是知根知底,日后定不会薄待了顾裴。男人终究还是要有个女人做依靠才行。

“此事你不用管了。”

姜漱玉知道青琅是个没主见的男子

,只会听从长辈教导,所以不知其中的利害。顾裴性情单纯无知,真走了只会被那蛮横的小侍欺压。

“妻君。”

赵青琅听到妻君的语气后晓得自己说错了话,想追上去却又怕她生气。成婚都已经半年,在外人眼中两人感情和顺,房中仅仅只有他一人伺候。只有他深知长夜漫漫独自入睡的孤冷。

尤其下人总拿他同前面的陆氏相比,还嚼舌根说他也就家世显贵外加年纪相当,其他那是样样不如。更有甚者还说他是那里不行所以少君才总睡书房,可明明那日妻君也是极为动情,宠爱了自己三回。

可两人就算做尽亲密事,他也清楚始终进不去妻君的心,她都不愿意让自己近身更衣。

姜漱玉并没在意赵青琅眼底的落寞神色,她怕顾裴多心先去偏院安慰他婚事改日再做打算,让他尽管放心住下。

惊魂未定的顾裴这才把心放在肚中,这些年他同父亲漂泊不定,但姜家让他最安心。即使有些闲言碎语但若日后能在医书上学有所成。他或许能自食其力,苟且活于世上。

姜漱玉打量着顾裴稚气未脱的面容,也不由想到他的年纪。十三岁的孩子再过几年就要许人家,若是一直寄居在姜家怕是有人说闲话,毕竟家中女人多。

她心中有想法,可此事还是要同母亲商议,但用完晚膳后姜漱玉把想法说给姜舒华后,对方却只是丢下一句你随意安排。

姜漱玉不懂母亲为何如此冷静,毕竟张老对自己家这么多年也是尽心尽力。但姜舒华本就是冷心薄幸的性子,旁人的事并不愿意掺和。

门外的张管事瞧少君神色有异,进门时便多嘴道:“少君是看那孩子可怜才出言拒绝。”

“那孩子本就面和心软,本以为前段时间长大些想不到还是心慈。”

姜舒华眉眼淡淡,她不喜欢漱玉用情太深,这东西害人害己。还不如像流窜在花街柳巷的浪荡子,将一颗真心分成数十块后再随意丢出去。

“是。”

张管事看着主君的背影神色痴迷,他知道母女都是一样的人,只是因为没得到心心念念的人才如此冷待旁人。

他知道那个男人早就暴病而亡,但若是还活着该多好。等到主君看到他那年老色衰的容貌,转眼就会喜欢那些懵懂青涩的男子。

他就是凭借着年轻貌美爬的床,要知道主君对那竹马情深一片,可最后要同许氏定亲后,还不是醉酒后要了自己的身子。

想到往事张管事面色不太好,趁着少君出门时他温声劝道:“少君,你这段时间一直留宿书房,可真是受苦了。不如我给你安排几个懂事听话的,先收在房里。”

正欲上轿的姜漱玉听闻此话后,断然拒绝:“不必,”

“这哪里行呢?说实在话,您这样的年纪房中有两三个美侍正常。”

姜漱玉烦不胜烦,语气重了些:“我对那档的事没什么兴趣,张叔您管得太多了。”

她说的是实话,都已经两辈子了所以对那档子事也没什么兴趣,比不上佳人在旁磨墨风雅。

听到一贯敬重自己的少君对他冷言,张管事素来镇定的面色流露出一些无措。虽然在府上他只是无名无分的小侍,空有管事的名头。可是在心中自认自己同少君比那愚蠢粗鄙的许氏要亲近得多。

也不知何时她变得同自己生分,追根溯源就是陆氏进门后。张管事定了定心,定是那些男人在枕边说了耳旁风。再想到那不懂事的赵氏更是心中作呕,看来他得好好整治些才行。

姜漱玉对后宅男人的弯弯绕绕不感兴趣,坐上轿子前去赵家说事。

赵明若也正想找她的女媳聊聊,今早陛下特意将她留下询问怀逸的身子如何,她吓得一身冷汗,只是勉强回话。虽然陛下态度亲近,可那威严仪态还是让她后怕。

姜漱玉笑言:“母亲别急,我今日来是为了二弟弟。他虽然年少不懂事,可是一人居住到道观里也不是长久之计。那地方人来人往,不少达官显贵前去烧香。若是有认识赵家下人的发觉怀逸在那地方住着,对他的名声不好。再者陛下既然心中惦记着,恐怕会派人去查看。我的恩师张老的侄孙现在居于我宅上。”

“这事我知道。”赵明若听青琅说过,心里认为漱玉是个菩萨心肠。

“我寻思不如让这两人做伴,我让那孩子给怀逸调理下身子,先糊弄过去,不会有什么损伤。”

“那就好。”

赵明若心中这口气舒坦不少,赶紧差人写信送到道观中告知此事。若是真的被陛下发觉自己不想让怀逸进宫,恐怕会对赵家不利。

城外道观中,如今正是草长莺飞的春日。城内不少百姓来此处踏青。听着外面马蹄阵阵和轻快笑声,里面的人愈发惆怅。

几人都是体面的家生子,现在只能居住在这小小的道观中,还不得外出。必须没日没夜看着里面的小祖宗,防止他又偷偷跑出去。下人们闲来无事发起牢骚埋怨。

“这二公子也真是,整日就知道往外跑,天天都是哪里有个男人样子。”

“可来到这个道观,也没见他多闹腾。”

“还闹腾,城外拢共就这几个道观。咱家公子全去过了,这是最后一处,再不消停还能送去哪。”

几人唉声叹气,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熬多久。公子一人任性害得他们跟着受苦受罪。

一只雪白的信鸽从远处飞来,一人赶紧上前接过。端详里面的内容后再恢复原样。随后毕恭毕敬地递给二公子。

而屋内神色暗淡的人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随后将薄薄的信纸握成一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