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云梦轻烟 > 第119章(第2页)

第119章(第2页)

金色的宝座在紫宸殿内无数宫灯与晨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其上镶嵌的宝石与珍珠熠熠生辉。

而被囚禁于其中的慕容轻烟,身着天蓝“朝凰”礼服,头戴“凤羽冠”,白纱垂面,体态完美得如同神祇的雕塑,散发出一种冰冷而高贵的、非人的美感。

即使五感被封,动弹不得,她身上那由层层束缚强制塑造出的威仪,依旧让整个大殿的空气为之凝滞。

高踞龙椅之上的云梦皇帝,年近五旬,面容保养得宜,眼神深邃难测。

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下方这座移动的华美囚笼,以及笼中那如同艺术品般完美的女子。

他微微抬手,示意平身,却无人应答——因为宝座中的人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动作。

“慕容卿,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

水韵上前一步,屈膝行礼,声音清脆地代答:“启禀陛下,慕容大人依‘朝凰’礼制束身,无法自行礼,请陛下恕罪。”

“哦?”皇帝似乎并不意外,反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朕知晓规矩。慕容卿上奏何事,呈上来吧。”

月灵早已捧着那份耗费慕容轻烟一夜心血写就的奏折,在内侍的引导下,恭敬地呈递到御前。

皇帝并未亲自翻阅,而是示意身旁的掌印太监李公公宣读。

李公公展开奏折,开始用他那特有的、阴柔而清晰的嗓音念诵起来。

奏折的内容,从地牢的阴冷潮湿,到绣娘们所受的酷刑——连体拘束的残忍、针刺囚笼的痛苦、活体绣架的血腥、以及地下绣坊毫无人性的剥削,慕容轻烟以女训监正的身份,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言辞虽然克制,却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奏折的最后,她恳请皇帝体恤民情,减免酷刑,以教化代替严惩,并言明若有不当,愿以自身承担所有罪责。

随着奏折的内容被缓缓读出,大殿中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

两侧的文武百官脸上表情各异,有的露出震惊与不忍,有的则面露不屑与冷漠,更多的则是低头垂目,仿佛事不关己。

慕容轻烟静静地“站”在“凌霄宝座”那由冰冷玉石与黄金构成的华美囚笼之中,如同风暴眼中的寂静。

虽然“梵音锁”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李公公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奏折纸张翻动的微响、乃至朝臣们可能发出的低语或抽气声,都无法传入她的耳中,但凭借着多年来对朝堂运作的了解和对在场诸位大臣性格脾性的洞悉,她的心智正在飞速地勾勒、推演着殿内的情景。

她能想象出兵部尚书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老脸,能“听”见礼部侍郎引经据典、迂腐刻板的指责,更能感受到那些或嫉妒、或幸灾乐祸、或明哲保身的目光,如同无形的针,试图穿透她的礼服与束缚,刺探她此刻的虚实。

她的心脏,在那颗嵌于“凤羽冠”顶、并通过精密机簧与胸前束缚相连的“镇心石”的物理压迫下,正沉重而缓慢地跳动着。

这并非自然的心率,而是一种被强制调节的、压抑的搏动。

然而,即便如此,每一次心跳,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胸腔内传来的震动,这震动又通过紧贴肌肤的“凤骨束身”内部的玉骨传导放大。

那些冰凉坚硬的玉骨仿佛拥有生命,随着心跳的节奏进行着极其细微的、程序化的调整——

轻微的收缩、旋转、或是顶刺,每一次调整都精准地作用在特定的穴位或敏感点上,带来一阵阵清晰的、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刺痛或麻痒感。

这持续不断的内部折磨,与她强装的外部平静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她强迫自己的意识保持清明与镇定,试图忽略那些身体上传来的不适与痛苦,也试图屏蔽脑海中那些纷乱的、对朝臣反应的负面揣测。

然而,越是努力保持平静,那由“梵音锁”制造的、持续不断的低沉嗡鸣似乎就变得越发响亮、越发具有侵略性,如同无数只蜜蜂在颅内振翅,固执地试图钻入她的意识深处,扰乱她的心神,瓦解她的意志。

这内外夹击的困境,让她维持表面的完美仪态变得异常艰难。

当李公公读完最后一句“愿以训监正之身受罚”时,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投向宝座中的慕容轻烟,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穿透那层层面纱与面具,直视她的灵魂。

“慕容卿,”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你可知,你今日所奏,关乎国本?”

慕容轻烟无法回答,但她能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试探与疑虑。

“那些绣娘,乃是参与叛乱的逆贼,”此时,站在武将前列的一位老臣,须发皆白,身着麒麟补服的兵部尚书沈天雄——沈如梦的父亲,出列沉声道,“她们冥顽不灵,罪大恶极,施以酷刑乃是国法所在,用以震慑宵小,理所应当!慕容大人此奏,莫非是心生恻隐,忘了女训监正的职责,要为叛逆开脱不成?”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武将特有的煞气,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慕容轻烟的心头。

“沈尚书所言极是!”另一侧,文官队列中,一位身着仙鹤补服,面容清癯的礼部侍郎也随之附和,“自古男女有别,女子当柔顺恭谨,绣娘之流不安本分,参与叛乱,已是弥天大罪。若不严惩,何以正国法,何以安天下?慕容大人掌管女训,更应以身作则,严守礼教规矩,怎可妇人之仁,混淆是非?”他的语气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机锋,句句指向慕容轻烟的职责与身份。

“陛下圣明!”又有几位大臣出列附和,纷纷指责慕容轻烟此举不妥,或言其年轻识浅,被表象迷惑;或言其越俎代庖,干涉刑部之事;更有甚者,隐晦地提及她与某些叛逆女子曾有旧交,此举恐有私心。

一时间,朝堂之上,诋毁与质疑之声四起,如同无形的利箭,射向那座被华丽囚笼禁锢的身影。

慕容轻烟的感官世界依旧被牢牢禁锢着。

尚书洪亮的嗓音、礼部侍郎尖锐的诘问、以及其他大臣或明或暗的附和、诋毁之声,都如同发生在另一个遥远维度的事件,被“梵音锁”彻底屏蔽在外。

她的耳中,只有那永恒不变的、令人心烦意乱的低沉嗡鸣,仿佛无数怨灵在她颅骨内壁低语;她的眼前,只有“寂灭琉璃镜”投射出的、无序旋转跳跃的混乱光斑与扭曲色块,如同万花筒的碎片在无尽虚空中翻滚。

然而,感官的剥夺并未让她变得迟钝。

恰恰相反,长期的训练和此刻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让她对周遭环境的“气场”变化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她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开来的、如同实质般的敌意与压力,能“捕捉”到那些原本隐藏在恭敬或漠然面具下的、此刻毫不掩饰地投射在她身上的、如同冰冷刀锋般的审视与恶意目光。

这种感知并非通过常规的五感,而是一种更接近直觉的、对能量流动和情绪氛围的体察,如同盲者通过皮肤感知气流的变化。

她甚至能从宝座底部那细微“沙沙”声极其微小的节奏变化中,推断出推动宝座的侍女们因紧张而产生的肌肉僵硬。

她的身体,在这无声的围攻之下,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这并非源于对权势的恐惧,更不是对自身处境的哀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