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思雅的基本信息出来,房间几人陷入沉默。
一边是十三岁在福利院的于思雅,一边是高中时期父母亡故的于思雅,从资料看,两个于思雅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有两个于思雅吧?”秦河开口,目前只有这一种解释,“连年龄都一样,这么巧的吗?”
从资料看,手链主人于思雅二十八岁,而福利院的于思雅根据体检报告时间判断,同样二十八岁。
巧合的有点过了,同名同姓也就罢了,竟然连年龄都一样。
可惜体检报告上没有出生年月,若连生日也相同,那就太过扯淡。
陈益道:“马上查一查,秦飞,你去找老何。”
这件事是可以查出来的。
既然有名字,那么在全帝城甚至全国范围内搜索于思雅这三个字,根据关键字筛选,如果有两个于思雅的话,很快就能得到结果。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查找慈光福利院里的于思雅,同样可以确定是否真的同名同姓。
秦飞离开了会议室。
房价安静下来,秦河没有再说话,因为看到陈益已经陷入了思考。
“有可能同名同姓,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同名同姓的概率最大。”
陈益把两种可能性在脑海中都做了分析。
首先是同名同姓。
如此的话,便有两个于思雅,一个是福利院的孤儿,一个是高中时期父母亡故的孤儿,且手链主人于思雅和慈光福利院之间应该存在联系。
比如,有亲戚在慈光福利院上班。
比如,是慈光福利院的捐助者。
再比如,偶然认识了福利院的于思雅,发现和自己同名同姓后觉得很有缘分,便一直保持了联系。
等等。
如果不是同名同姓而是一个人,那问题就有点复杂了,说明福利院的于思雅和手链主人于思雅,至少有一个人的资料是假的。
不管怎么说,于思雅昂贵的手链莫名其妙出现在了福利院,这个人是一定要去见见的。
思索良久,何时新来了。
“陈巡,慈光福利院没有叫于思雅的。”何时新的第一句话让陈益目光凝起,“全国范围内,叫于思雅的一共有一百九十八人,皆为女性,在这一百九十八人中,只有一个父母双亡,就是这位手链买家。”
陈益微微皱眉。
秦河也感觉到相当不对劲,说道:“哪个地方搞错了吧?你在福利院看到的体检报告确实叫于思雅是吧?三个字都对?”
陈益点头:“都对,于思雅没错。”
他的记忆力不会出现偏差,何况这才过去几个小时而已,不需要返回确认。
当时看到的名字,百分之百是于思雅。
秦河:“那就古怪了。”
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点,代表案情很有可能比表面上所看到的更加复杂。
原本大家以为这是一起简单的复仇杀人案,凶手就是福利院里的人,然而现在看来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需要搞清楚,这两个“于思雅”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可能没有叫于思雅的?”
陈益一时间搞不清楚状况,体检报告总不能是假的吧?
多想无益,先和于思雅聊聊。
“明天再说,都去忙吧,老何的工作不要停止,继续将资料汇总。”
何时新:“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