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好问问老二杨士林自己的意思。
“怎么样,二郎,你想跟着大掌柜做事吗?”
杨蔓娘坐在绣墩儿上。
把刚刚收到的铜子儿,不紧不慢的穿再一起。
看着面色有些犹豫的老二杨世林。
笑着道:
“你可别说什么都听我的,你也是个小郎君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反正无论如何,大姐总是会支持你的。”
虽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要入乡随俗。
但杨蔓娘某些时候,还是保留着一些现代人的思维。
不喜欢干涉别人的选择。
毕竟生命有限,无论好坏,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即使自己是大姐。
杨蔓娘也不觉得因为长姐如母,自己就有资格决定弟弟妹妹的人生。
“大姐,我想去,我想多学一些东西,将来能在报房做个管事。”
老二杨士林沉默了片刻。
一字一句的道。
作为一个出生汴京底层的小郎,杨士林自然很清楚养家糊口的艰难。
他也不想一辈子,都只做个一个月赚六十文的小经纪。
也想学一些赚钱养家的真本事。
既然大姐愿意让自己去。
他自然也想抓住这个机会。
“可以啊。”
杨蔓娘也料到对方会这么选。
点了点头。
嘱咐道:
“那就等张家嫂子那边儿把羊皮靴子做好了,你就穿着新靴子去报房那边做事儿吧。”
说到张嫂子,杨蔓娘一时不免又想到自家如今租住的这个房子。
虽然租金上很便宜,但是距离上工的地方太远。
每天来回的通勤时间,就得一个多时辰。
而且,冬天上工路上又冷还很遭罪。
之前是实在穷没法子。
如今手里有了这一两银子的进账,倒是可以考虑换房的事宜了。
杨蔓娘一直都比较中意潘楼南街和马行街那一片儿的公租房。
虽然租金上是贵一些。
但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边儿在汴京内城,繁华治安好,而且离上工的矾楼近,通勤时间也缩短了。
那自己回家时间自然也早。
倒是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写小说稿子了。
杨蔓娘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说做就做。
晚上一道跟老二老三商量了一下。
第二日上工做完手头的活计。
中午便乘着午饭前不忙的时候,跟西楼大管事曹顺心请了半个时辰的假。
去了附近位于马行街的一家店宅务店。
汴京是个人口超级密集的大城市。
加上流动人口和军队,将近有两百万人,这些人中,基本上一半以上,甚至更多,都没有自己的住房。
都是靠租房过日子。
大宋对公租房的制度很完备。
所以,汴京基本上每隔两条街,都有一个专门的店宅务店。
所谓店宅务,便是朝廷设置的一个专门的管理公租房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