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3040(第31页)

3040(第31页)

其实,不光她一个人变好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两个小的也长高长肉,便好看了。

“哎哎哎,这都是干什么呢!一群人躲在茶水间里,手头的活儿都干完了啊?虽然是年下,也不能这么散漫啊!”

西楼副管事常清年不知何时来到了茶水间,背着手站在门口,皱着眉毛不高兴的道。

嘴边的两撇山羊胡也一翘一翘的,说出了那句总是挂在嘴边儿的口头禅:

“哼,等扣工钱的时候,一个个的可别来找我,勿谓言之不预!”

众人闻言,顿时作鸟兽散。

杨蔓娘也随着大流,走出茶水间。

一路上了三楼,跟两位守门的皇城司士兵打了招呼,便进了望舒阁开始每日例行的除尘。

说实在的,自从写小说的收入,开始慢慢趋于稳定以后,杨蔓娘就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在矾楼做工了。

毕竟,如今她写小说的收入,可比在矾楼做侍女的收入高多了。

只是,又一想如今搬了新家,离矾楼很近,没有了通勤长的烦恼。再加上这段时间,调到三楼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还提了一倍的工钱。

每日说是除尘,实际上,所有雅间,都是被专门负责洒扫之人统一打扫过一遍的。到她这里就是个查漏补缺罢了,非常轻省。

可以说比之前在二楼做灯烛侍女轻松了好几倍,是典型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所以,杨蔓娘便有些犹豫,一直没有下决心辞工。

望舒阁里很安静,显然,那位指挥使傅劲光并不在。

杨蔓娘照例用蘸了芙蓉清露的水,将卧室,客厅和茶室都擦了一遍。

便开始打扫书房。

因为每天都在打扫,窗边书架上的兵书都非常干净。

杨蔓娘一边擦灰,一边重新将其摆放回原位。

倏忽间。

一张素筏从《孙子兵法》中飘出,掉落在地上。

虽然,杨蔓娘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

但素筏上的字,还是自动的印入了她的眼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蔓娘写小说这么久,对于毛笔字的好坏,还是能分辨的。素筏上的字迹行云流水,气息平和。每个笔画都沉稳有力,透露出毋庸置疑的权威的同时,又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果然是字如其人。

通过杨蔓娘这段日子的观察,他发现这位威名在外的皇城司指挥使,私下里总是非常的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与色,他似乎从来没有失态过,明明说话的声调也不高,却让周围人莫名的想要服从。

而且,他很喜欢安静和独处。虽然住在矾楼这样的顶级消金窟里,但他却从来不找乐女,不喝酒,不斗茶,不看歌舞,不去下注官扑,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

这位指挥使唯一的爱好,大约便是吃炒蚕豆了。

晚上回到望舒阁。

一叠炒蚕豆,一杯清茶,一本兵书,便能度过一个晚上。

“你喜欢王勃的文章?”

一道清冷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说曹操,曹操到。

不知何时,傅劲光已经回来了。

杨蔓娘顿时吓了一跳。

看人家的东西,还被正主抓包。她顿时不好意思了。

连忙道歉:

“额对不住啊,是它自己掉出来了,我不是故意要看的。”

“无妨。”

对面的傅劲光显然没有在意,但也没有让她离开的意思。

俯身捡起地上的素筏,随手放回书页里。

“知道这句的意思吗?”

想起那晚,无意间听到这位小娘子高谈阔论的诡辩。

傅劲光也不知道为什么。

就莫名的对其有了一丝好奇。

所以,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难得的主动找了话题。

“当然知道。”

大名鼎鼎的课后背诵文《滕王阁序》,当年在学校,多少人也被折腾的死去活来,背不出来放学不许回家,杨蔓娘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俗话说,钱是人的胆儿。大约是最近腰间的荷包鼓了的缘故,杨蔓娘面对这位指挥使说话一点儿也不拘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