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杨蔓娘这话。
让受东家吩咐专门过来送年货的朱贵噎住了。
咳嗽了一声,干笑道:
“这都是巧了,咳咳,娘子,巧了。”
朱贵也委实没想到会发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
自家报房暂时停业几日很正常,毕竟是事发地点,官府搞清楚了自然就可以开业。
可是东家小娘子参与斗殴,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毕竟,这确实是一件奇事儿了。大宋从太。祖开国以来,都没听说谁家小娘子会为了话本儿和小郎打架的。
说到这儿。
朱贵又连忙说起了正事儿:
“杨娘子,今儿个老朽过来,一是受东主所托,提前给娘子送些年货,另外一个,就是东主想让娘子给咱们报房出出主意,毕竟,打架这事儿是因为《霸道王爷心悦我》而起,咱们这边也不好装聋作哑,总该有所表示才是。”
如今的朱贵,再也不叫杨蔓娘杨小娘子了,而是直接称呼杨娘子。
毕竟。
杨蔓娘虽然瞧着年纪轻,但本事在那儿摆着呢,一本小说还没写完就洛阳纸贵,还引得汴京的衙内和小娘们大打出手。
这显然是朱雀门报房未来的台柱子,没瞧见连东主都上赶着送年货么。
朱贵虽然是报房大掌柜,可也不敢在她跟前摆资格。
“唔。”
杨蔓娘摸了摸下巴,朱贵说的也有道理。
毕竟因为这个事情,她的小说知名度在汴京进一步扩大,很多原来不看她小说的人,都专门买了朱雀门小报看一看,想知道这小说有什么过人之处,让这些衙内和小娘子们大打出手。
所以,于公于私,她都该露一露面的。
杨蔓娘在现代就写小说,也爱看小说,自然能够理解这些忠实读者的想法。
知道他们频繁来报房,甚至为了书中人物打架,并不是一定要见到自己这个人。毕竟一颗鸡蛋味道好吃,人们也不一定非要知道蛋是哪只母鸡下的。
他们更多的是看了自己写的小说,觉得喜欢,所以想和作者有一些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小说人物的想法。
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洪水猛兽。毕竟,作为一个作者,谁会不喜欢自己可爱的读者呢?
“不然这样,下一期咱们朱雀门小报,给我做一期访谈吧,我虽然不方便跟读者见面,但是用文字交流回应还是可以的。”
“专访?这是何意?”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朱贵显然不明白什么是访谈。
杨蔓娘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朱贵听完后,眼中不由得闪过亮色。
开口连连赞道:
“杨娘子聪慧啊,这主意极好,咱们就该做一个访谈。哈哈,想来这样,往后就不会有人再来报房闹事了,东家也不会头疼了。”
朱旭是个精明的商人。
办报纸这么久,自然也懂得一些这个行业的精髓,知道蹭热度要快的道理,否则新闻就会变成旧闻。
所以,他的动作很快,乘着斗殴事件的热度。
第七日才刚一到,便组织印刷坊印刷,在朱雀门小报的第一页推出了公子墨瑾的最新访谈。
整个访谈的名字就是简单的六个大字,公子墨瑾敬上,但是用了醒目的加大字体:
这个年代,还没有访谈这样的宣传形式。杨蔓娘自然也不可真的能让报房的撰稿人给自己做访谈,毕竟,她可不想暴露自己的性别。
所以,最后这篇访谈,可以说完全出自杨蔓娘自己的手笔。
很多时候,都是她精分式的自问自答。
“用岁月的沉淀丈量理想,用勤劳的双手描绘人生。在这里,我们朱雀门小报,一直致力于让汴京人听见我们的声音。大家好,我是今天朱雀门小报访谈的主持人青羊骨,今天和我们对话的人,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霸道王爷心悦我》的作者,公子墨瑾!首先,有请公子墨瑾。”
“墨瑾公子,很高兴见到您,在下青羊骨这厢有礼了,先说句题外话,今天汴京的雪下的很大啊,来朱雀门报房做访谈,您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
“还礼还礼,您客气了,我心情还不错。只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访谈,有些小小的紧张呢。”
“冒昧的问一句,墨瑾公子,您今年贵庚?”
“我过完年后,就满十五岁了。”
因为已经隐瞒了自己的性别,杨蔓娘不打算再隐瞒年龄,否则总感觉整个访谈都在骗人。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并不愿意隐瞒一直以来都在支持自己的大宋读者。
“啊,才十五岁,墨瑾公子您真是年轻啊,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杨蔓娘厚着脸皮,尬夸了自己一句。
继续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