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6070(第19页)

6070(第19页)

原本和她一起的吕小娘,不知何时和吕大郎他们一道,被人群裹挟着去了西边的彩棚。人实在太多了,杨蔓娘挤不进去,索性也不挤了。离开彩棚站到南岸人少处,远远的瞧着水秋千表演。

所谓水秋千,是一种秋千和花样跳水的结合,玩的就是一个惊险刺激。水秋千的架子设在船上,随着锣鼓和笙笛的伴奏,弄潮儿们身着彩衣,在秋千上来回的翻荡,每每荡到最高点时,便突然撒开秋千绳,或是鱼跃或是翻跟头的花样入水,引的周围的百姓阵阵喝彩,也引得临水阁上的皇亲贵戚们驻足。

杨蔓娘到底不死心,努力的踮起脚尖,想瞧一瞧皇帝长什么样儿,但因为距离太远,只瞧见临水阁二楼,黄罗盖伞下坐着一个身穿秋香色的圆领长袍,头戴纱帽的男子。虽然瞧不清具体面容,但是看周围人都身穿统一的内侍服饰,想来应该就是当今官家了。

水殿边的飞虹仙桥上,王公大臣和皇室成员们摇着折扇谈笑风生,看着水中的各色表演。杨蔓娘还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皇城司指挥使傅劲光。

倒不是她的眼神有多么好,而是他年轻英俊,身姿挺拔,站在一众四十岁往上的高官里实在是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此刻的他正侧身和身旁一位矮胖的中年官员说着什么,大抵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

不经意间,回首瞥了过来。

距离太远,杨蔓娘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看到他额上那一抹烟灰色,如同端午的金明池湖水,波光粼粼。

“咚!”

突然的鼓声,瞬间打断了杨蔓娘的胡思乱想。

水面之上,驶来一叶小舟。这是来向官家报告的,所有龙舟赛的准备就绪,就等官家下令比赛开始了。

水殿围栏处,一名宦官模样儿的中年男子,端着一个托盘上了临水阁二楼。

远远的,杨蔓娘瞧见官家举起托盘里黄色小旗,挥舞了几下。小舟上的人收到指令,随即便挥舞起一面红色的大旗,同时开始擂鼓。

“咚,咚,咚咚”

端午龙舟赛,正式开始!

站在岸边彩棚里的百姓早已沸腾,一时间,金明池湖面上,百舟竞发,锣鼓喧天。

规模最大也最为壮观的龙舟队,是皇家龙舟队。这些龙舟是由亲王指挥,气势最强,除此之外,还有各地也有地方龙舟队。这些龙舟队大多是由地方官员组织,规模和装备可能不如皇家龙舟队豪华,但技术不可小觑。

当然这样的节日,天子与民同乐,比赛自然也少不了汴京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队。虽然民间龙舟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虽然不如皇家和地方龙舟队,但其中参加的很多都是熟人,所以得到的关注度和欢呼声也不少,杨蔓娘还在其中看到了卢亚威的身影。

伴随着鼓声和号子声,所有的龙舟都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一会儿你在前,一会儿我在前。围观的人群也不时的鼓掌喝彩,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随着比赛的逐渐激烈,甚至还有一条龙舟太过急躁,没有掌握好力度翻进了金明池,惹得岸上的百姓连连惊呼。

这样热闹的场面,就连那些坐在水殿里的官家妃嫔们,也难以保持以往的矜持,不时的从座位上起身,拿帕子捂着嘴连连惊呼。

除了那次除夕看傩舞,杨蔓娘是第二次在大宋参加这样大型的活动。看着身边众人神情激动,高声喝彩的样子。恍然间一时不知今夕何夕,有一种在现代看运动会的错觉。

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蹦跳着挥舞起手里的彩旗,跟这众人高声喝彩。

“就这般快活吗?”

倏忽间,身后传来一道带着笑意的男声。

杨蔓娘转身,不知何时,傅劲光竟然来到了自己身后。

今日的他和往日不同,穿了一身文士白袍,腰束玉带,兼具了文人的光风霁月和武者的英姿勃发,着实是让人移不开眼。

四目相对,想到自己刚才旁若无人,又蹦又跳的样子,杨蔓娘不由的脸色红了一下:

“指挥使。”

傅劲光目光落在少女微红的脸上。

挑了挑眉,意有所指:

“又见面了,杨姑娘。”

杨蔓娘顿时想起上次在虹桥相遇时对方说的话。

做人当然要言而有信,便指了指岸边的一家叫芳菲客的酒馆,笑着道:

“那,我请指挥使一道喝酒吧?”

此刻。

龙舟比赛已经告一段落了。

宫廷乐师们在水殿周围奏乐,乐曲声渡水而来。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不远处的湖边,众人说说笑笑,跳起了传统的东篱舞。

“不。”

傅劲光摇了摇头。

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跳舞的人群。

转头勾唇一笑,眸光温柔:

“妹妹,你来舞东篱,我来喝酒如何?”

第68章

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月二十一,热了大半个月的汴京城,一大清早起来便下起了下着绵绵细雨,整个空气都变得湿润起来。沿街的商铺廊檐处,雨滴儿如透明珍珠一般,顺着屋檐的瓦片上缓缓滴落下来。躲在屋檐下的燕子们,三三两两的探头探脑,叽叽喳喳,似乎在讨论着雨停了去哪儿觅食。

这会子是五更时分,天还没亮。御街沿街的铺子,都还没有开门。只有惯常在这儿卖早点的小摊儿,点着灯笼,支着雨篷,在街道两边儿卖早点。

“卖包子咯,香喷喷的羊肉大包子,两文钱一个,五文钱三个!”

“灌肺,灌肺,老刘灌肺,好吃不贵!羊脂韭饼、糟羊蹄、糟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