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6070(第24页)

6070(第24页)

清月散人本就不是个大度的性子,越想心里便越发的不服气,嫉妒之下便想要抨击对方。所以,一气之下便生了一计,反正自己也丢脸了,索性就不管那么多了。便直接在今日的《李氏小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公开讥讽墨瑾公子,还骂的挺难听。

大概内容便是说墨瑾公子一介女流之辈,不好好读女则女诫,在家侍候服侍丈夫侍候公婆。不过识得几个字,就敢抛头露面,自诩才女,写出一些幼稚可笑,情情爱爱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哗众取宠,简直是牝鸡司晨。还不如早些放下毛笔回家相夫教子,免得贻笑大方。

不过。

此刻的杨蔓娘,自然还不知道这事儿。这个时候的她,正在家里数交子。

是的,数交子。

这次的分成,朱旭结算的依旧很利落。签售结束还不到二十天,便送过来了。当然,不可能是送来七千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了,毕竟那可要三百五十多公斤,搬过来不方便,而且杨蔓娘家里放着也不安全,连出门恐怕都得时刻惦记着。

所以,朱旭拿来的都是一千两面额的交子。一共是七张,外加五百两的散碎银子。杨蔓娘还是第一次见到北宋的大额银票。交子的设计非常独特,首先纸张上就很特殊,纸的颜色是一种类似画卷,却又比画卷清淡一些的焦黄色,纸质坚韧细密,除了标注了最基本的面额以外,上面还绘着繁复的花纹和山水人物图案,仿佛在这薄薄的纸张上刻下一副时光画卷。

除此之外,交子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的警示语。警示语的字体是非常小的,和现代的微雕印章有的一拼,不过虽然整体较小,但是上面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清晰的,杨蔓娘看的真真切切。

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一千贯。

真不知道,这些制作交子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这么大的面额,就不怕被伪造吗?”

杨蔓娘总感觉和现代相比,这个年代的防伪技术还很落后。

朱旭顿时笑了:

“呵呵,怎么会。瞧见上面的那行警示语了嘛,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伪造交子一旦被抓,会被处斩,并且其所有家产也会被没收,一般人谁敢干?再说了就算有这个胆子,也没本事仿造,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造纸作坊作为制作银票的专用作坊,还采用特殊的纸张生产交子,这种纸张坚韧细密,根本难以仿制。”

“不光如此,最重要的防止伪造的手段,便在于这些密密麻麻的警示语小楷上,这些字,字迹工整,出入皆法,就是最擅长书法的大家都很难写出这么小的字,一般人又怎么可能模仿的了。况且,就算以上所有条件,都恰好有人能够做到。但娘子想一想,这做到的成本就已经远远超过交子面额本身了,有这个本事,谁又会傻的去做这掉脑袋的事呢?”

杨蔓娘一想,顿时恍然,也不由得笑了。

也是啊,虽然这个年代防伪技术不发达。但是同样的,伪造技术也不发达啊,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收起手里的交子,杨蔓娘喝了口茶,笑着换了个话题:

“听说员外家的宅子在显仁坊?”

“不错,是祖上留下来的老宅子,原本在皮场街上,旁边就是皮场庙,现在是万寿观了。怎么,杨娘子为何有此一问,莫非要打算买宅了?”

朱旭哈哈一笑。

“确实有这个想法。”

杨蔓娘点点了点头。

汴京是一个常住人口加上驻军和流动人口将近二百万的超级城市,所以,人口密度非常高,房地产市场自然也发达火爆,房价很高。

房价基本可以媲美现代的帝都和魔都,算得上寸土寸金了。很多有宅子的人家,都是有权有势的皇亲国戚或者高官巨贾,亦或者是老汴京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普通小老百姓想要靠自己买房子难比登天。

甚至,老汴京人还有句俗语,说汴京城的宅子,你生下来有就有,生下来没有的话辈子也没有。

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汴京很多人都因为房价太高没有房子。那些彻底买不起房子的底层穷人,买不起索性就只租不买了。可是很多有一定的收入,想要过体面生活的中产,就很烦恼。

比如一个普通的县衙小吏,差一点儿的,一个月赚四五千文的俸禄,好的一个月七八千文。除了正俸外,还有衣裳钱、禄粟钱、添支钱、薪碳钱、盐钱、茶酒厨料钱、职钱、公使钱及一些年节的赏赐,若是地方官员还有职田,官员被外派差遣的话,还有出差的津贴补助钱。零零碎碎的算下来,一个月下来,收入最低也在三两银子以上,算是典型的中产收入了。

这样的收入租房子很富裕,可买房子就不够看了。所以如今汴京城的大部分官吏,还都是租房蜗居族,一边租公租房,一边努力攒钱买房。比如大宋名人苏辙,也曾因为买不起汴京的房子而苦恼,还为此写过一句诗,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后来,在许州盖了三间新房,觉得人生一辈子,有个房子总算是值了。

还写诗自嘲道: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可想而知,时下买房的不易。

不过,人总是渴望有一个固定居所的,尤其是对于已经连续搬了好几次家的杨蔓娘来说,虽然生活在慢慢变好,可偶尔内心还是不免有一种寄人篱下的不安定感。总感觉只有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是家,才算安定下来。

所以如今手头有了银子,第一件事便是考虑买个房子。

“唔,汴京的房价确实不便宜,不过以杨娘子如今的身价,倒确实可以考虑了,不知娘子还记得金牙人吗?”

朱旭作为报房东主,自然知道杨蔓娘如今的稿费和分成已经快九千两了。这笔钱虽然买不了靠近大内的常乐坊,景福坊和寿昌坊这些地方的大宅子,但是买内城普通的两三进的民宅还是很轻松的。所以,倒不怀疑她的实力。

“金三万?”

一听朱旭提起这个名字,杨蔓娘脑中瞬间浮现出一个穿长袍的瘦削汉子,和一排黄黄的大门牙。

“就是他,娘子也见过的,之前咱们第一次签约就是他去县衙办的。他虽不是汴京最出名的牙人,但为人还算妥帖厚道,在朱雀门这一片儿口碑一直不错的。”

朱旭喝了一口茶,笑眯眯的道:

“娘子若是打算买宅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他。”

“好,多谢员外相告了。”

杨蔓娘点了点头。

“娘子不必客气。”

朱旭摆了摆手。不过想到杨蔓娘说到相告二字,他的神色还是顿了一下,想起了早晨看的李氏小报。

犹豫了片刻道:

“娘子可看今日的李氏小报?”

“还不曾,怎么,是上面有什么新鲜事儿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