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稚嫩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妈妈,你说爸爸真的能看到我们的河灯吗?”
随即是一个温柔的女声,“当然可以,因为这条河,通往忘川河,而咱们囡囡的爸爸啊,就在忘川河的那头……”
“妈妈,那爸爸看到河灯,会回来看妈妈和囡囡吗?”
“……会的。”毕竟,爸爸那么爱妈妈和囡囡啊,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他怎么舍得不回来呢?
许清泠抬头看,看到了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看到了老太太带着人到中年的儿女,还有孙子孙女,看到了一对牵着手的老夫妇,还看到了,孤身一人的年轻男人或女人……
他们纷纷将河灯放进了河里,河灯盏盏,数以万计,河灯逐渐汇聚成一片璀璨的灯海,光影交错,如梦如幻,蜿蜒着朝着远方而去。
他们将自己无尽的牵挂和爱,寄托在这盏小小的河灯里,温暖中带着伤感,就如同人间的悲欢离合,永远交织在一起,无法割舍。
晚风带来了低低的诵经声,虔诚又带着一丝哀怨,飘散在城市的上方。
许清泠被灯火和诵经声萦绕,这一幕,带给她,无疑是宏大而震撼的。
停留许久,许清泠和莎莎才离开。
在离开的那一刻,许清泠回头看,看到一盏盏河灯被捞起,那些他们思念,记挂的人啊,手捧着河灯,带着笑容,一步步朝着他们的亲人走来……
带豆豆回家吃饭嘞……
安溪村,原本到了凌晨,该是静谧的地方,此时也很是热闹。
家家户户门口的地上都拜访着供品,一个个火堆燃烧着,纸钱和金元宝丢进去,火焰窜得更高。
安溪村的村民们,也跟随着大众,在这中元节,凌晨的夜里,一起祭拜施孤。
在这样的夜里,村口,一个人静静坐在那里,月光映出他的苍老布满皱纹的脸,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脊……
这时,有几个村里人恰巧经过,看到老人坐在那里,并没有觉得意外。
有一人上前,熟稔问:“青山叔,你坐在这里干嘛呢?”
这时,老人才似乎有反应般,喃喃,“等豆豆回家。”
对于老人的回答,这人并不意外。
“青山叔,这大晚上的,夜里又凉,要不你还是回家吧,万一着凉感冒了怎么办,你先回家,明天再来等吧。”
可无论那人怎么规劝,老人都不愿意离开,依旧执拗地喃喃:要等豆豆回家。
那人叹了口气,也不再劝。
他很想告诉老人,你等不到豆豆回来,可又觉得这样说太残忍。
“行,我先回家了,晚点再来看你。”
那人跟着其他人一起离开了,老人依旧在眼底,静静望着村外的方向……
而他们的声音也飘进了风里。
“诶,那老人怎么坐在那里等人啊?而且我瞧着他是不是有些问题啊?”
“那是青山叔,也是个命苦的……”
儿子,儿媳二十几年前意外去世,留下襁褓里的孙子。
他一手将孙子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