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合的是,他们的年龄相近,一个至今未婚,另一个人已于多年前离异。
人事主管几乎能想象到会有人怎样猜测他们之前的关系了,他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果不其然的发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
他们两人的配偶情况被着重描述了一番,他这个当事人看得都要以为自己真和那位宣传负责人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了。
然而他们两人又不是什么大明星,普通人才不会闲的没事来关注没什么名气的他们两人,大概连他们叫什么都懒得理会。即使他们的工作单位叫做保护伞,对于普通人来说,公司的产品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哪会特意从网络、报纸等渠道上搜集他们的个人信息,写这样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
一看就知道这是有心人刻意安排的。
那些人以为保护伞公司不会有功夫报复他们,就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样做后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他们特地花钱雇佣了一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这些言论,虽然开始时他们的攻击矛头对准了整个保护伞公司,但后来就停止批判公司只针对个人了,保护伞公司要是为了之前那短短的责备而大动干辄,也未免太不明智,任何一个聪明的决策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时间、精力与物力花费在维护公司形象上。
然而他们想错了,只因为保护伞公司有人工智能。
乔安对ai潘朵拉吩咐道:“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
“当然,女士。”
哪家公司没点见不得光的事情,上帝保佑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务没有记录在联网的计算机上,否则就等着潘朵拉曝光一切吧。
乔安顺便安抚了一下公司里那两位被外界强拉硬扯上暧昧关系的倒霉人士。
“我想,事实会证明一切的。”
其实在乔安还没展开应对举措时,就已经有人自发的维护起保护伞公司来了。
每一个品牌,当它发展到一定地步,它的出色世人皆知时,总会吸引到一些忠诚的拥护者,比如另一个世界的索尼、苹果。
而且希望号药物的效果也真的是太出色了,出色到即使相关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也无法完全遮掩此事。
这同样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参与相关药物实验的志愿者那么多。一个常年瘫痪在床的人突然站立了起来,一个容颜尽毁的人一段时日没见,再出现时居然治愈了曾经的伤痕疤迹,对于这些患者的亲朋好友来说,这些事情是瞒也瞒不住的。
自然而然的,有些似是而非的真相也流传了出来。
于是,保护伞公司的新产品在还没有开售的情况下,就已经赚足了话题。
当然,这也与这个社会格局独特的世界有一定的关系,要是在其他现代世界中,很难像现在这样引发如此大的讨论热潮。
……
一月二十三日——
保护伞公司在这一天正式向外界销售以希望号为总称的各款药物。
有一些饱受病情折磨的患者将信将疑的购买了这款药物,然后大着胆子试用了一下。
然后……
世界各地的人们,彻底疯狂了。
《复仇者联盟》9
希望号病毒在医疗上的作用虽然集中在“激活死亡细胞”和“治疗神经疾病”上,但它真正的功效绝不仅仅只有这两种,只不过它在这两方面上显得最为突出、作用最大罢了。
由希望号病毒的研发出来的各种药物,药效涵盖范围之广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谁身边没几个身患难治之症的病人?或许人们不一定认识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一定听说过他作为“隔壁公司居民区街道有个人……”这种句式里的中心人物的悲惨事迹。
当这样一个处于药石罔效的人物突然治愈了,或许还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如果这种事情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生呢?那带来的轰动效应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最重要的是,这场由保护伞公司出品的新款药物带来的轰动,不仅发生在病患身上,更发生在无病无灾的普通人身上。
这批总代号为希望号的药物,自开售以来就展现出来近乎神迹的药效,这不仅吸引到了大批同类病患的目光,更加吸引了许多普通人的注意力。因为有人注意到了这批新款药物在肌肤伤病上的疗效,有人想,既然这种药连容颜尽毁的人都能挽救回来,如果自己用它来祛除身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伤疤,是不是也可以?
希望号名下那么多款药物,使用方式也是各有不同,有外敷的,有内服的,更有需要注射使用的。
有人试着买了一款外敷型专治皮肤伤的药膏,把它涂抹在自己身上某处伤疤上,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他真的发现伤疤不见了!
有一个实验的,就有第二个。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一点。
对于一些特定伤患来说,它就是上天赐予的神药。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它更出色的美容剂了!大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或显眼或不显眼的疤痕,对于一些爱美人士来说,如果有机会能用堪称廉价的药物就把它们祛除掉,自然是再完美不过的事情。
这世上到底还是健健康康的普通人居多,当普通人也参与到保护伞公司新款药物的购买行动中,取代病患成为购买主力军后,在某些地区这款治疗皮肤伤害的外敷药物一度卖到脱销。
这种事情即使在保护伞相关工作人员的眼里也是始料未及的,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一直定位在病患身上,哪会想到健康人群也会参与到购买行动中?公司是按照ai计算出来的各地病患人数来制定的供货量,世界各地的病患就是再多,也无法与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群相比,即使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普通人与病患一同参与到了购买行动中,也足够碾压保护伞公司的供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