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热闹了,薛依依那头就有些?冷清。
不过她?对?此没什么反应。
薛依依在想另一件事。
她?是听过沈记名号的。
父亲在外为官,兄长随行,她?和?母亲却不得不长期呆在京中。
一来?侍奉长辈,二来?,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若要说令人满意的夫君,自然是京中儿郎最佳。
呆久了,也同京中不少?人家熟识起来?。
高尚书府,正是其中之一。
户部尚书高鉴明原就是父亲薛旸的好友,夫人赵琴更是热情大?方,常往薛府送些?好吃好玩的小物件。
中秋那次,赵琴着人送来?沈记的月饼盒,这才让薛依依知道京中还有这样一家食铺。
且不说东西美味与否,光是独独一位女掌柜,就足够让她?好奇了。
毕竟,她?以为这样年岁的女子,当同她?一样在闺中待嫁才对?,不是吗?
可惜薛依依并没有太多机会出门,她?不是女户,因而没有父兄陪伴的前提下,只能?去家里常来?往的绸缎铺、金铺。
尚书夫人赵琴倒是时不时送来?食盒,虽都印着沈记的字样,却也常常有些?变化。
薛依依往日也是爱吃爱玩的,不免从中看出沈记掌柜的巧思来?。
不仅巧,而且以小见大?,能?品味出她?自由的思绪,化作?各式各样美妙的创想,落在菜肴中。
神交越久,便越想当面一见。
这位沈记掌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等真见了,薛依依倒想起另一件事来?。
她?几日前入宫陪伴皇后娘娘时,和?李挽遇上了。
二人关系亲热,难免聊起了过些?日子的公主及笄宴。
那时薛依依才知道,李挽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宫外也办一次及笄宴。
既然要在宫外办,就必得是宫外的风味,不是叫御厨在外面做一桌就行。
一切跟皇家有关的事,都不是小事,何况李挽是最最受宠的嫡公主。
她?的意向,立刻能?带动京城至少?一整年的风尚。
也就是说,李挽选中哪家酒楼,那家酒楼就能?一跃而上,成为京城所有酒楼的领头羊!
即便是新建不久的沈记,也是一样。
薛依依慢慢松开?紧咬的嘴唇,抬脸对?沈荔道:“我?有话想对?沈掌柜说。”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轻轻颤抖着:“是很重要的话。”
元旦本来?就只开?到中午,薛依依开?口时,店里的客人都走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