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帝姬难养 > 3040(第58页)

3040(第58页)

谢韵仪:“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今有三人同行,一人先走五百米……”

林染:“第三人三刻钟后追上第二人,五刻种后追上第一人。”

谢韵仪和林染十分有默契。数学题林染答,法令条文谢韵仪答。四书五经中,谢韵仪教过的,林染答;没教过的,自己答。

范嘉连连点头:“以你俩的学识,若字能过得去,童生试必过,秀才试也能去试试。”

秀才试能不能过,关键在策问。

范嘉不觉得两个十五六岁的农家姑娘,能写好策问。

水烧开,林染沏上菊花茶,一人一杯。

范嘉起身去摸炕面,目露惊喜:“炕头已经热了,炕尾也能感到热度。”

林染面色淡然:“夏日热得快,冬日可能得烧一个时辰才能热。”

烧了这么久,卧房完全没烟。

范嘉突然意识到,这个灶烧水热得快,出的烟也不多。

“这灶有何不同?”

灶洞大,炭灰边烧边落,所以灶洞内氧气充足,燃烧充分,不费柴,陶釜热起来还快。

林染当然不会解释这些,只说:“灶洞大些,烧完的炭灰能自己落下去。大人可去我家厨屋看看,灶洞连着外头的烟囱,烟气顺着走了。”

范嘉不关心灶好不好烧,她就是随口一问。

林春兰和林秀菊,听说县令大人一行都没吃晚饭,立刻就在厨屋忙活开了。

张弄瓦前天走得急,还没见识林家的灶有多好烧,兴致勃勃的在一旁看着她俩做饭。

吴云山和李翠翠帮着洗菜烧火,柳禾挽着阿娘的胳膊,带着另一名衙役,回自家说话。

中午办席留下的羊肉,猪肉和菜蔬不少。林春兰将吊在井里,留着晚上女儿儿媳饿了煮的豆腐,提上来。

陶罐里之前的鹿肉还剩一些没吃完。

羊肉炖萝卜,猪肉炖菜干,鹿肉炖豆腐,油渣炖葵菜。再蒸一锅全麦粉馍馍,煮个熏肉粟米粥。

这菜色款待县令大人,拿得出手。

肉都是切好,封在油里的,舀出来直接就能炖菜。

温水和面,再放在温水中发酵,馍馍很快也可以蒸了。

吴云山和李翠翠一人烧一口灶,四个炖菜的陶釜一个占一个灶眼。釜里煮粥,釜面放着一沓蒸笼蒸馍馍的大陶釜,再占一个灶眼,还余下一个位置烧水。

张弄瓦连连叫好:“云山,回去给我家的厨屋也砌一个这样的灶。冬日里这样做饭,又快又省事。饭菜能一起端上桌,都是热的。”

吴云山满口应下。

饭做好,林秀菊每样菜挑半碗,再拿四个馍馍,两碗素米熏肉粥,用竹篮提着,往柳春生家去。

柳禾回来了,柳春生家肯定会做饭。但柳禾是和县令大人一起来的,是公干,还有另一名衙役呢,她家该送饭食过去。

屋里热,饭菜就摆在院子里。

范嘉看一眼菜色,不动声色的说笑:“本官今日有口福了。”

这是知道她要来,提前准备好了?

林春兰立刻笑着附和:“大人是有口福,今日我家暖房,留下的肉食和菜蔬都不少。”

妈呀!她能在县令面前说一句整话了!

范嘉面上的笑真诚了几分,眸中的利光掩去,招呼大家都坐:“我今儿来是客,不讲那些虚礼,大家都坐下吃饭。”

林春兰为难:“大人,我家申时才散的席……”

席上吃了那么多肉,这又在厨屋烧了这么多肉,闻着味儿都饱了。

谢韵仪柔声道:“阿娘,你和阿妈歇着吧。我和阿染陪大人和张阿奶,李婶子,吴婶子一起吃。”

范嘉:"听阿清的。都坐,都坐。"

张弄瓦、吴云山和李翠翠这才坐下。

张弄瓦还好,见县令大人先动了筷子,她就拿起碗筷,想吃什么吃什么。

吴云山和李翠翠放不开,板板正正的坐着,垂下眼,手里拿着馍馍啃,筷子就只在面前那碗里夹。

林染只盛了半碗粟米粥喝,拿筷子给她俩各夹一大块鹿肉:“婶子们尝尝,这是鹿肉。我跟阿清上山,运气好,正碰上它撞角撞晕了。”

范嘉抬起眉梢,给自己夹一块鹿肉吃:“你俩还进山?运气不错。”

鹿角老了,鹿会主动撞掉长新的,给自己撞晕了,也……有可能?

林染又给吴云山和李翠翠盛粟米粥:“这里面的肉是野猪肉,味道重,不过熏过后煮粥还好,婶子们尝尝。”

范嘉:“给我也来一碗。你们村有猎户?”

谢韵仪摇头:“没有。我跟阿染运气好,在山里遇到两头野猪打架,一头伤了,一头死了。伤的那头见到我们跑了,死的这头让我俩捡回来了。”

桌子上的四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