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店也卖菜籽油,一百五十文一斤,林染买二十斤。
林春兰捂住胸口,亲眼见着银子按两花出去,她呼吸都急了:“猪板油才五十文一斤。”
林染:“不能老吃荤油,过年给姑姑家五斤。”
谢韵仪小声劝阿娘:“富贵人家都是荤油素油掺着吃,听说这样对身子好。”
林染又去买两只羊,一头猪,一共花去五两半钱。
林秀菊忙告诉自己,这个月村里豆腐生意好,阿染得了三十六两银子。
林春兰忙道:“够了够了,再多咱家吃不完了。”
林染:“猪肉拿半扇给姑姑家。”
她不会一直待在柳树村,林春兰和林秀菊多半也不会跟着她到处跑。
林朝霞泼辣能撑起事,柳花枝和王瑶性情也好,有她们和林春兰林秀菊相互看顾,林染放心些。
林春兰高兴的睨她一眼:“你姑姑有你这个侄女,享大福了。”
林染点头:“那是。”
林秀菊想起自己远在凉州的姐姐,眼底闪过一丝黯色,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了。
家里的鸡白天去荒地上啄虫子,晚上谢韵仪总偷偷喂粮食,许是吃得好,开始下蛋了。
二十六只鸡,每天能捡十二三个蛋,还在慢慢增多,林家吃不完,还往村里卖一些。
鹅看着也成了大鹅,特能吃,还凶,就是不下蛋。
林春兰喂麦麸的时候,气得大骂:“再使劲吵吵叫唤,给你们炖了吃肉。”
骂归骂,可一只也舍不得杀。
“留着看家,下蛋。”
林染提议过年炖两只时,林春兰瞪她,“有鹅看着,黄鼠狼不敢来偷咱家的鸡,蛇和老鼠也离得远远的。”
谢韵仪目光幽幽的瞅林染:“鹅能活二三十年,现在还是小鹅崽呢,你就要吃它们?”
林染觉着,这群鹅,自己八成是吃不上了。
养个二三十年,一块石头都养出感情来了!
自家的公鸡还能长,林春兰不舍得杀了吃,县城里的也不让买:“过年来买两只就是了,家里肉还少啊?”
于是,去了趟县城,林春兰和林秀菊就买了两块桃符,三把锁。
半扇猪和五斤油送过去给林朝霞,余下的林春兰和林秀菊收拾。
有香料,内脏也能做得好吃,林春兰尤其爱吃肠。
这次,两副羊肠,一副猪肠,她俩都拿到河边洗出来了。
家里有大罐润肤油用,冻得红通通的手抹上,在暖和的屋里揉搓发热,不怕开裂生冻疮。
林彩云提着一个藤框过来,里头有小狗哼哼唧唧的声:“之前阿染说要养狗,还养不?我娘家村里的,那母狗凶得很,能进山逮兔子。我寻思阿染可能会喜欢,抱了两只精神的来。”
林染接过藤框,两只小黑狗瞪着圆圆的大眼,可能是饿了,稚嫩的叫声带着几分急切。
“谢谢婶子,婶子多少钱买的?”
林彩云乐呵呵的摆手:“阿染喜欢就好。不值什么,今年人都吃不饱,哪有粮食养狗崽。五十文给了我两只,算我送给阿染的。”
谢韵仪往她怀里塞一串钱,温柔的笑:“婶子能想着我家的事,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呢,哪能让婶子来回跑还自个花钱?”
见林彩云要推辞,她又说:“婶子不收下钱,往后家里有什么事要帮忙,可不敢再劳烦婶子。”
林彩云这才收了:“那婶子就厚着脸皮拿了,往后有什么事,可一定记得找婶子。家里都忙,我就不打扰了。”
她转身回家,笑得更满意了。
阿清说话做事就是招人喜欢,话说得人慰贴,给银钱更是大方。她掂了掂怀里的钱串子,少说也有七十文。
谢韵仪蹲在藤框前,伸手摸两只小黑狗的脑袋,眼睛也跟着瞪圆了:“它们好可爱!”
暖呼呼毛茸茸的,哼哼唧唧的声音听得人心都软了,比小鸡崽和小鹅崽还可爱!
“阿染,它们是不是饿了?”她的视线转向院子里的肉,“咱们给它们养好了,带着进山逮兔子。”
林染:“现在还只能吃粥和蛋黄。再养两月才能吃肉,刚开始吃熟的,大点可以给生肉。”
两只小黑狗嘴筒子长,耳朵直立,眼神机警,估计祖上有狼的血统。
它们跟宠物犬不一样,不容易生病,特别好养活,喂食不需要多细致。
“你喂它们什么,别叫阿娘阿妈看见。”林染嘱咐一句。
村里人养狗可不会给蛋黄和肉,狗生下来由狗妈妈喂,再大一点给点菜叶子就不错了。
小狗丁点大就要自己谋生,饿极了野菜虫子什么都吃,再大一点还会逮老鼠抓鸟吃。
谢韵仪狡黠的笑:“看见我就说,阿染让喂的。”
林染嗤声:“你当阿娘阿妈不知道你拿麦子喂鸡喂鹅呢?还有小栗子,油光水滑膘肥体壮,一看就没少吃黄豆。”
谢韵仪别开脸,笑:“阿娘阿妈舍不得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