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年轻,仅有二十多岁。”
薄承彦看资料的动作一顿,大约有一两秒钟,才道,“多大?”
“今年二十四岁。”
气氛有一丝的沉默。
助理立即道:“不过听说行事风格很独断,还是比较年轻气盛。”
老板只是又开始翻起来资料了。
薄承彦垂眸看了一会,蹙眉问了句,“他有个同性爱人?”
“是的,但信息很少。”
“据说是个幕后投资人,只是知道姓顾。”
薄承彦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很温文尔雅地道:“查不到么?”
助理在业务上还是比较诚恳的。
“的确查不到,永远会有人出价更高,信息是被截断的。”
很多时候。
人是类似的。
“好,我知道了。”
薄承彦暂且将这件事搁置了,毕竟临近年关,他需要早些回去。
但远在大洋彼岸的林瑟似乎还是不放心,打来了视频通话。
或许是回了老家,所以连带着语言体系又变成英文。
青年只是道:
“薄,多伦多有个研究所,研发了新药,有助于降低性|阈值,你是否需要呢?”
“你知道,他只是个孩子,身体素质恐怕比不上你。”
“进行合理的治疗才是正确的道路。”
薄承彦只是平和道:
“我已经在定期服药。”
“不必担心。”
但其实那些药物只是抑制性|欲,而不是降低性|阈值,并不能根治。
直白地来讲。
祈景会觉得太超过了。
但那对薄承彦来说,远远不够。
视频那头的青年只是蹙眉,林瑟原来其实只负责对方的心理问题。
掌管情感的那一部分就够了,做公益、捐款……设立良好的员工福利制度。
本质上是人文关怀。
薄承彦维持得很好。
但有些时候还是会有破绽。
一个秦家的小公司被不正当竞争逐出京市;动用人脉和律师将那些寻亲的父母送进监狱;或者在背地里亲自料理那些滋生恶劣情愫的普通人。
他在不断地越界。
林瑟认为这并不符合一开始的“人文关怀”,他的情感波动与祈景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