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历史不是爽文 > 第3章 古代社会的信息流通速度是很慢的(第2页)

第3章 古代社会的信息流通速度是很慢的(第2页)

敌军已经攻下了三个郡,你的命令还在洛阳等翻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代官僚体制偏好“框架式指令”,让地方灵活操作。

因为你等不到“中央下一步指令”,你得“自己判断”。

可这反过来也说明,中央根本管不到细节,一旦地方变心,中央根本无法第一时间反应。

在信息不畅的时代,谣言是最迅的“社交软件”。

当某地生暴动,消息未达京师,十个版本的流言已经传遍各省。

有人说“妖人作乱”,有人说“皇帝驾崩”,有人说“天灾惩罚朝廷”,还有人趁机煽动“改朝换代”。

在现代,谣言可以被迅澄清、举报、溯源。

在古代,政权只能靠“扑杀、告示、绞示众”来压制。

你还在搞“舆论引导”?对不起,你没工具。

你以为你能“传播真相”?但普通人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于是政权倾向“宁杀错、不放过”,哪怕消息未证实,也要先杀几人“镇压风波”。这就是“信息不畅”造成的极端应对。

封锁、删改、利用信息,本就是权力常态。古代政权对信息的基本态度是:

有选择地传播(只传捷报,不传败绩)

有策略地删改(史官被“钦定”,文书被“润色”)

有目的地传播(如太监口传圣旨、张贴告示)

有系统地封锁(严禁“街谈巷议”,严控“文人结社”)

而你指望在这种系统中“公开布言论”?

你哪怕出一封信,被人“抄录”“举报”,第二天就是“大不敬”罪名伺候。

传播信息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风险问题”。

除非你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报网络,否则你根本连“辟谣”的机会都没有。

很多穿越文里主角爱玩“信息战”:

知道敌军部署,设伏歼敌

洞察政局动向,抢先布局

操纵民意风向,制造声势

用“舆论”和“公信力”打赢一场没有刀的仗

但现实是:你根本不知道现在的“真实局势”。

你:

看不到全局地图;

不了解军情流动;

没法控制消息传播;

没有“信任渠道”来号召众人;

你能掌握的唯一信息,就是你眼前看到的、别人嘴里说的、别人愿意让你知道的。

你不是司马懿,也不是诸葛亮。你只是一个信息封闭时代的小人物。

最后,请你设身处地:

你在县城当差,突然有传言“朝廷变天”;

你家在乡下,邻村被征兵拉走三十人,你隔三天才听说;

你老婆说“米价疯涨”,你去集市问了五家,没人说得清为什么。

这是普通人的“信息世界”——支离破碎,充满误判和延迟。

你还想靠“掌控情报改变格局”?

你连“本地巡抚去哪了”都不知道。

古代最大的真相是:你不是慢了一步,你从没走在信息这条路上。

古代不是一个“聪明人能靠信息取胜”的地方,而是一个“没有信息还得生存”的地方。

你不是信息官,也不是新闻司令,你只是一个信息孤岛上漂流的人。

你不是穿越过去就成了参谋总长,你是被人“掌控信息”的一个小卒子。

不要高估你能知道的,更不要高估你能传出去的。

你以为你能改变天下,其实你连“天变了”都要等半个月才知道。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