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阮宝林同苏宝林一起往御花园去时,就听宫女们叽叽喳喳,称赞周宜妃的大方。
苏宝林沉默不语,阮宝林则嗤笑一声:“之前训斥他们的事情都忘了,现在不过得了三瓜俩枣就高兴成这样,眼皮子太浅。”
经过上次寿康宫闹事那一遭,阮宝林的气势越发弱了。
她虽然是苦主,可太过心急,闹那一场也不太好看,最重要的是她可把姜昭仪得罪狠了,宫人们心里都门清。
姜昭仪不动手,只是因为人家大度,可不是真的同她没有过节。
况且,如今姜昭仪可谓是如日中天,而阮宝林呢?
她根本没必要同阮宝林置气,反而还脏了手。
阮宝林家中不仅犯了重罪,父亲也降了职,原本幺弟还争气,今年若是能科举,怕是能光荣登科。
奈何事与愿违。
哪怕陛下宽宥,阮含栋也要三载后才能科举,时间一久,谁还记得他少年俊才?
三年能发生许多事,现在的天才,到了三年后就不好说了。
而她自己无恩无宠,虽是宝林娘娘,却不过空有份位,一点好处都无。
如今在长春宫,主事的可是苏宝林。
她原来如何瞧不上苏宝林,如今还要仰人鼻息,日子越发难过。
这样熬着,忍着,让她越发乖张,尖酸刻薄的本性暴露无遗。
宫人们当面不敢说,背地里都说现在的阮宝林比徐德妃和周宜妃当年加起来,都要讨人嫌。
她也不过只能折腾无权无势的小宫女,让人不齿。
论说现在宫里谁最不讨喜,一定是阮宝林。
因此她这样贬低宫人们,宫人们心里厌恶,却不敢开口,只能闭嘴躲开。
苏宝林听到这话,有些为难。
她只能低声道:“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以和为贵。”
阮宝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心里不屑,嘴上却说:“姐姐也是好性子,人家看咱们两个份位低,就故意磋磨,如今长春宫的日子可不好过。”
诚然,她还是惠嫔的时候,长春宫风光无限,可风光每两日就落到今日下场,也是因为她恶毒,做错了事被罚。
对于苏宝林来说,可是无妄之灾。
然而这话里话外,如今长春宫日子不好过,阮宝林竟是要怪苏宝林性子好。
苏宝林垂下眼眸,安静了许久都没说话。
倒是素雪出来打圆场:“娘娘,如今可是多亏了苏娘娘,咱们才不至于药食无依,苏娘娘待娘娘的好,平日里娘娘总是念叨呢。”
自从凡霜欺上瞒下,贪墨下狱之后,阮含珍宫中唯素雪一人独大。
她照顾阮含珍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甚至表面上唯她马首是瞻,比之以前邢姑姑在时还要忠心。
或许是因为她的忠心,或许是无人可以依靠,现在阮含珍最听素雪的话。
并非事事听从素雪安排,而是素雪出来劝说的时候,她不会发怒训斥。
这已经好过其他宫人了。
果然,此刻素雪一开口,阮宝林脸上的戾气慢慢消散,她叹了口气,努力缓和了语气。
“都是我连累了姐姐。”
她喜怒不定,苏宝林轻易不招惹她,现如今见她低头道歉,也不再纠结:“无碍,都是自家姐妹,一两句玩笑不打紧的。”
依旧十分大度。
两人说着话的工夫,就绕过了螽斯门,一路往西一长街以北行去。
天暖气清,惠风和畅。
温柔的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苏宝林才感叹:“听闻大皇子已经康复,还是宜妃娘娘命好,那样艰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以后都是柳暗花明了。”
她顿了顿,道:“妹妹也能好起来的。”
她都给了台阶,阮宝林自然要顺驴下坡,她勉强笑了一声,说:“我可没有这个福气。”
“若说以后长春宫,还得看姐姐,若是姐姐能得皇嗣,咱们就有了指望。”
说起这事,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如今陛下谁人都不看,唯独捧着姜昭仪,日夜相对,犹如寻常夫妻一般。
景华琰贵为天子,自然可以随心所欲,他喜欢谁,就一心只爱宠谁,宫里无人敢多言。
也就前朝的言官们偶尔说上两句酸话,倒也无伤大雅,基本没什么用处。
尤其姜云冉本是寻常民女,一无显赫家世,二不嚣张跋扈,三管理六宫事得心应手,公允慈和,甚至偶尔景华琰发脾气,她还能劝一劝,让许多朝臣都松了口气。
这样一位宠妃,历朝历代怕是都要供起来,因何要反对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