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由自主更加怵他娘了。
大约一刻钟后,所有人坐在内堂。
丫鬟们给每个主子送了手炉,又上了茶水点心,这才下去。
老太太活动了筋骨,此时喝了口茶,舒爽道,说说吧,你们下午都讨论出了什么结果?
下午,女眷们归府,贾政、贾赦并其他几家有女儿在宫内做贵人嫔妃的,都聚在一块商讨如何省亲。
闻听此言,其他人还没开口,王熙凤焦急地连忙插话,老祖宗,二爷他怎么办?
他既然已经被带走,还能如何?要怪,就怪他有个不省心的爹。老太太又愤恨地瞪了贾赦一眼。
贾赦鼻青脸肿,却不得不窝在黄花梨椅子上听训。
贾政打圆场,这也是好事,不是?大哥也是希望琏儿能有出息。见上首老太太不耐烦,他急忙转回话题,既然圣意是请鸾舆入私第,咱们便打算修盖省亲别院。
哦?老太太回的淡淡,那你们打算花费多少盖这个省亲别院?
【作者有话要说】
1第四回:护官符
有关贾家国库欠银问题,评论中有小可爱已经分析的很好了。这里也说下:
1)红楼中是没有国库欠银的情节的;
2)本文并不设定这一情节;
3)同人文之所以频频有这个梗,是因为大大们把曹家的事融入了红楼,因为这个梗用的多了,便成了约定俗成。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穿成贾母的第三十七天
谈到盖省亲别院,贾政就兴奋了,具体多少还没算。不过,和珍大侄儿商量过了,从他们府的荟芳园向北横跨咱们府,三里半的地方都可以盖省亲别院。到时候再把大哥旧院里的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移过去,这样就不费多少了。
要真是不费多少那就好了,老太太心想。那谁来经手?
贾政一愣,他惯来对这些俗务没什么概念,于是看向贾赦,瞥到贾赦那鼻青脸肿的模样,他又默默转回头,珍大侄儿吧,到时候交给琏哥儿几个跑腿呃
突然想到贾琏已经不在家,贾政又是一顿。
哼,老太太又是哼,贾赦就缩了缩脖子。
把咱们两府的地图拿来。等鸳鸯拿来地图,贾政按照老太太吩咐,把别院的规划比划给老太太看后,老太太眼也不眨道,规模缩减一半。
啊?下首的几人看着地图,都是不解。
虽说是皇家的恩典,但过度铺张也不合适。老太太道。
贾政道,母亲觉得铺张了?可若是太过寒酸,岂不是委屈了娘娘。
你以为真的建个仙宫,就是体面了?枪打出头鸟,娘娘新晋妃位,还是以稳为主。老太太循循善诱。
可到时候,不光咱们家,就是周贵人、吴贵人他们家都开始大兴土木,不比咱们差多少。要是让圣上知道咱们不用心,这这不是不敬吗?王夫人忍不住道。而且,正是大姐的好日子,不争馒头争口气,这时候谁不是打着修建别院给自家娘娘攒脸面?
是啊,母亲。太上皇和皇太后也都看着,这么大的恩典,是咱们修来的福分。贾政道。
一旁的王熙凤这回只默默喝茶,她才回来,又受了家训,并不像往日那样敢随意开口。倒是贾赦和邢夫人身为局外人,乐得看戏。
老太太扫一眼下面心思各异的几人,耐下性子解释,是福气,但咱们这样的人家,比北静王他们如何?
几人都不知道老祖宗的意思,面面相觑。
好在老太太并不需要他们回答,咱们不过中等人家,比不过极富贵的,但也不需要通过攀比来彰显自身。只要心意到了,想必当今以及太上皇、皇太后必然能理解。否则,你们难道想要为了脸面,掏空了家底修建别院?
老太太看了一眼王夫人,我可看了,照你这个修法,不花个两三百万,是建不成的。
王夫人果然瞳孔一缩,家里可没有两三百万!贾政则是不清楚家里到底多少银两,但花两三百万就建个别院,也确实太过奢侈。
至于贾赦和邢夫人却被两三百万两给触痛了,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掏空家底,这毕竟是他们往后要继承的宅邸。于是,两人纷纷道,还是老祖宗说得是,得从长计议。
老太太满意点头,咱们娘娘最重要的反倒不是脸面,而是皇嗣。可况太过招摇,也容易给娘娘惹是非。
这成了彻底压垮王夫人的一根稻草,是啊,皇嗣!
深宫就是个吃人的地方,想要站稳,还是先诞下皇嗣更重要。
这么想着,别院不别院的,在王夫人眼中也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