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令他如今这么哀愁、这么痛苦的事。
甚至这其中隐隐包含了他对于自己身体的一些担忧,他虽然经常修炼陈珂给的那个什么拳法,但这问题是他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
真的能延年益寿么?
自从川阳公两位宗室族老离去后,嬴政再一次被迫面对了生死之问。
无论是否愿意,无论是否盼望,无论是否期待,冬天总归是到来了。
温度骤然之间的降低、一场场大雪的降下,代表着冬天已经进入到了某个阶段。
因为之前在蓬莱洲的收获,所以这个冬天大秦的人们过得十分舒畅、至少是比以往舒畅的多。
前两年,发现了煤矿的陈珂就已经将这个东西上交,并且回忆了自己脑海中富藏煤矿的几个地方,请始皇帝找人去勘探、挖掘。
最开始的时候,煤炭的挖掘量肯定是不多的。
但慢慢的,就多了起来。
这些煤矿在这两年内缓慢而又坚定的根据距离,以不同的郡为出发点,运往天下各地,然后交给市物署。
市物署如今的机构也是逐渐的庞大了起来。
包含了一部分市场监督的权利、一部分国企的权利、一部分农业生产设的权利。
各地市物署的署长也逐渐成为了郡内较为有实权的人物,地位也逐渐的高扬起来,这是伴随着权力的聚集而必然发生的一件事情。
但市物署的署长并没有傲慢,因为他十分清楚,等到市物署继续膨胀一部分的时候,变法的屠刀就会朝着他们砍下来。
如同当年
的百家宫一样。
当年集学校、政治机构、研究机构等为一体的百家宫,如今分裂成了大学、教育署、研究院三个地方,每个机构继承了一部分的权利。
这便是他们的以后。
所以各位市物署署长并没有傲慢,因为他们害怕日后被分割的时候,有人落井下石。
当冬日到来的时候,各地的市物署开始贩卖起来了「煤炭」。
煤炭方才出现在大秦,价格很高,至少不是普通的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当然,这东西本来针对的也不是普通人家,他的贩卖对象本就是富商大贾、豪门贵族。
三枚银币一斤,而一斤煤炭足足可以燃烧两个时辰左右。
这是一个很高昂的价格。
毕竟如今大秦的经济虽然发展了起来,民众们也能够赚钱了。
但银币依旧是只有贵族能够使用的。
一石粮食方才是五十枚铜币,而一石为一百二十斤,足够一个正常的成年男子吃一个月了。
如果这样子换算不够准确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换算方法。
以每个成年男子能够换取的钱财来看。
如今大秦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如果是力气活,比如搬东西什么的,每个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是二十枚铜币;如果是一些技术活,比如识字去当个伙计什么的,一天的工钱大概是二十五-三十枚铜币。
一枚银币是一百铜币,一斤煤炭需要一个成年的、识字的男子工作十天多,将近半个月。
而一斤煤炭只能够燃烧两个时辰。
贫富差距一直存在,且从未消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