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 第332节(第2页)

第332节(第2页)

“一个月!”

周嘉荣伸出了一个指头。

“张生吩咐你办事,你就别小家子气,五十万件只是第一批,你用最低价走货,不管你走得多快,第二批货保准能准时供应上。”

“这叫倾销,你懂了么?”

。。。。。。。

“左经理放心,我们立即汇报并组织骨干准备出行,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临时被张清明派来杭城的左定英,忍受着越剧团团长热情的手劲,心里也在嘀咕。

没想到柔柔弱弱的越剧演员手劲也这么大的。。。。。。。

作为东方影视投资基金的ceo,明珠院线的实际总经理,左定英其实在港岛的事有一大堆。

她被派到张清明身边时,也没想到自己会被用到这一方面。

上头的意思:是张先生既然信任你,你就不要辜负了这份信任。

左定英如今干劲十足。

就是张先生别的还好,但也有一个缺点——遇到自己的妹妹的事就有些分不清主次。

自己在港岛一堆子事等着去办,光她办公室门口等着谈投资的导演就从三楼排到了二楼。

可张清明却把自己派来杭城谈一桩可笑的事。

为了打压张夏至名下“夏有白雪”茶馆剧院的竞争对手——卓家的八家茶馆,张清明联合了京里的侨办办了一个百戏进京汇演的活动。

除了刚刚谈好的这个杭城越剧团,她在浙省还有七八个越剧团要联系。

她的下一站是徽省,六家得到通知的黄梅戏剧团正在对她翘首以盼。

另外还有四家花鼓戏剧团、豫剧团、秦腔剧团等等,都在等着她光临。

出入京的费用和津贴都是侨办出(其实就是张清明出的),张清明准备在“夏有白雪”连演三个月。

文化部拍案叫好,其实他们早就想这么干了,之所以没办成只是因为囊中羞涩。

别人听到这个消息只会笑笑,觉得未来三个月乐子会比较多。

但消息落到卓家耳朵里,却如同响起了一道惊雷。

第358章新花样

“夏有白雪”茶馆剧场最近在京城曲艺圈里相当有名。

这个“名声”有好的也有坏的。

张夏至从大哥那里弄来的经营理念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外人看着“夏有白雪”几乎是赔着本赚吆喝,很是看不明白。

首先“夏有白雪”的门票几乎是白送,才五分钱一张票,还送一碟瓜子。

京里最便宜的茶馆也要三角一张票。

其次,“夏有白雪”的零食种类太多了,但价格却很亲民,从两分到一毛的都有,而且还搞什么换茶叶、上点心第二次半价。

这不是奔着赔本去的么?

就这样还能赚钱!

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曲艺圈里的部分人对“夏有白雪”产生恶感。

但最后一条却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也是争议最大的。

“夏有白雪”的演出费,是普通茶馆,甚至是卓记老店的三倍还多!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张家是在贴钱凑乐子。

给出这种让人眼红的价格也就罢了,曲艺界的那些知名人士嘴里虽然会吐槽,但心里却想着自己会被请过去。

可惜,“夏有白雪”不看演出人士的名气,只看节目的质量和现场效果。

老戏、老节目几乎都没被选上,“夏有白雪”选中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一辈的曲艺界人士。

这帮子人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几乎占了“夏有白雪”演出人员的九成。

可这就叫很多人感到了不满。

京城曲艺界,这可是一个极其讲究“排资论辈”的行当。

按照老年间流传下来的规矩。

这些年轻人没得老师们的同意,是没有登台的资格的。

虽然这个规矩在新时代已经变了很多,但大体的精神还是得到了传承。

老师动手教训徒弟,就连家长都不能说什么,打得狠了也只能靠团里的政w出面调解。

可如今老师傅们都赚不到这么多钱的时候,下头的年轻人却大把大把的搂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