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几位老夫人都没立刻介绍家中的孩子,只说会留意着,若有合适的,一定打听清楚,再来禀报太后。
&esp;&esp;此时,前殿,韩昼正和几位宗室叙话。还跟他们介绍两位公主和两位小王爷。
&esp;&esp;裴见戚见长公主对那继位宗室子弟微笑言语,心中顿生不快。他大步到了陛下身边,“这里臣来招待,还请陛下和几位殿下回上首暂待。”
&esp;&esp;他说着又看向长公主,“此处人员混杂,两位公主不好在这边久留,还是早些去后殿陪着母后吧。”
&esp;&esp;韩昼鼓了鼓脸颊,但还是乖乖答应,又对韩若年和韩若华说:“表兄说的对,你们先回后殿吧。”
&esp;&esp;两位公主就朝几位宗室一揖,往后殿去。
&esp;&esp;小皇帝和两位王爷也各自回到座位上。
&esp;&esp;裴见戚冷冷扫了几名宗室一眼,“此乃宫禁之中,还请诸位莫要忘了规矩。”
&esp;&esp;他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esp;&esp;等他走远,才有人撇嘴,嘀咕道:“他真是忘了这天下姓什么。”
&esp;&esp;另一人哼道:“我看啊,再这样下去,这天下早晚姓裴。”
&esp;&esp;摄政王在朝堂上独揽大权就算了,对几位贵人竟也如此无礼,那说话的语气,就像是教育自家孩子。
&esp;&esp;他们都是一家人,留着韩家的血脉,陛下和公主王爷们和他们说几句话怎么了?
&esp;&esp;“什么叫这里‘人员混杂’?这里都是一家亲戚,就他裴见戚关系远。”有位高祖的侄子道。
&esp;&esp;“叔叔小声些,别让摄政王听见了。”另一人忙提醒。
&esp;&esp;几名宗室虽然恨先帝无情,但大家好歹都姓韩,见陛下和几位殿下被裴见戚管的服服帖帖,又有些替韩氏的朝廷着急。
&esp;&esp;毕竟他们都是因为姓韩,才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
&esp;&esp;韩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忍不住和二哥嘀咕:“我们和自家亲戚说几句话,有何不妥?”
&esp;&esp;韩晋心中也不平,但他不敢说摄政王。只劝弟弟,“陛下都听他的,咱们也只能听。”
&esp;&esp;好在没过一会儿,太后见完所有外命妇,准备入席。
&esp;&esp;前殿众人也各自回到位置上。
&esp;&esp;有小内侍来传话说太后那边已经开席,韩昼才动筷子。
&esp;&esp;一旁的乐师奏响雅乐,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esp;&esp;因为陛下年纪小,不宜饮酒。只让宗室们自便。
&esp;&esp;在场众人也没一个敢向十岁的小皇帝劝酒,只有裴见戚道:“陛下,今年这酒名为梨花白,清甜适口,小孩子也可以喝点儿,陛下要不要尝尝?”
&esp;&esp;系统忍不住“哇”了一下,但看见韩
&esp;&esp;昼瞬间冰冷的眼神,又把接下来的话咽了回去,不由替男主瑟瑟发抖。
&esp;&esp;韩昼笑道:“行啊,那给朕倒半杯。”
&esp;&esp;便有小内侍执壶,给陛下倒了半杯梨花白。
&esp;&esp;这酒闻起来确实像糖水似的,带着淡淡的花果香气,是女孩子喜欢的味道,怪不得原剧情里,小皇帝会把这酒给长公主送去。
&esp;&esp;可韩昼只是自己一仰头干了,并劝下面坐着的宗室们尝尝。
&esp;&esp;裴见戚见小皇帝没想起长公主,心下不由冷笑,可怜长公主把小皇帝当宝贝一样,这小子心里根本不在乎长姐。
&esp;&esp;而自己,随时随地都想着她。
&esp;&esp;他拿起酒壶自己斟了一杯,清甜的香气充斥鼻尖,像是她身上的味道。
&esp;&esp;他于是吩咐身后侍立的小内侍,“把这酒送去后殿,让长公主尝尝。”他说完又见自己面前还有一碟酒酿蒸鸭子,她也一定喜欢,就说:“这个也一并送去。”
&esp;&esp;内侍看了眼上首的小皇帝,有些迟疑,但想到陛下也是听摄政王的,就端起托盘,往殿外走去。
&esp;&esp;张侠侍立在殿外,他这段时间虽经常帮着陛下办重要的差事,但本职还是传膳太监,见有小内侍端了托盘出来,就拦住他问:“这是要送去哪儿?”
&esp;&esp;“王爷让奴婢给长公主送去尝尝。”
&esp;&esp;张侠闻言,眉毛皱了皱,摄政王这是完全忘了尊卑规矩。
&esp;&esp;他想了想,低声对那小内侍道:“你见了长公主就说,这是摄政王让送来的,别的不要多说。”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