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为你好,吃饱就睡对身体不好。”
“鬼才信你。”陈昭撇撇嘴,直接拆穿,“我看你就是想知道那个女生是谁。”
胡双啧了一声,道:“谁不认识她啊,那不是花溪村的大队长吗?整个海东镇的人都听过她的名字。”
“那你就是想打听姐和杜队长是怎么认识的。”陈昭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我知道,但不告诉你。”
胡双双手抱臂,翻了个大白眼。
此时,他们谈论着的两人在香樟树下的长椅坐下。
“对不起,说好了要和你合作,但我只送了一次花苗。”杜南枝率先开口。
接着,于知乐从她口中得知了花溪村之前发生的事,听得很是揪心,握住她的手。
那晚的枪声与之后骤减的人口还是带来了风言风语,让她们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
“刘书记让我当大队长,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偷偷养在山上的花苗送给了大家。”杜南枝扯出笑容,“我告诉大家,花开的时候,我一定会让大家吃饱饭,让花溪村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于知乐笑道:“你还会带着她们走得更远。”
“刘书记还给我们讲了海隅村女孩分家和发展副业的事,我知道是你。”杜南枝用力回握她的手,“你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真的谢谢你。”
当时,刘英顶着很大的压力选了全女村干部班子,还提供了许多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给了她们很大的勇气。
于知乐在海隅村做的一切让她们明白,只要想做,她们能合力克服一切的困难。
“不用谢,你送的花篮很漂亮。”于知乐给她讲生日当天遇到乔老师的事。
杜南枝喃喃道:“真巧,真巧。”
“是啊。”于知乐感叹。
她们因为花苗相识,后来各自忙于工作,兜兜转转几个月,又在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花篮有了新的联系。
之后,两人聊了很多,于知乐从杜南枝的话语中拼凑出完整的共同富裕计划。
刘英用尽了前半生积攒的人脉,为海东镇量身定制了发展计划,其他非临海村子的副业计划也在同步推进。
彼时,吃过饭的医生护士们纷纷从食堂走出,回到医院大楼。
“我是陪村里的赤脚医生来找梁医生进修学习的,先走了。”杜南枝起身向于知乐道别,“有空来花溪村,我亲自带你去玩。”
于知乐打趣道:“那就提前感谢杜队长为我花费宝贵的时间。”
杜南枝哑然失笑,挥手告别,随后没入人群。
于知乐长舒一口气,身体完全倚在椅背,仰头看蓝天白云,坐了很久才回病房。
一进屋,她看见胡双与陈昭大眼瞪小眼,脸上都挂着看对方不顺眼的表情。
“乐乐,我们走。”胡双拉住于知乐的右手,转身要走。
陈昭眼疾手快抓住她的左手,说:“姐,我要出院,我们回海隅村。”
于知乐甩开两人的手,摇头叹气,像看幼稚园小孩一样看着他们。
“说吧,闹什么矛盾?”她是真的好奇,原本算不上熟络的两人是怎么能闹得起矛盾的。
“他说我耳报神。”
“她骂我头上顶了个鸟窝。”
两人同时哼了一声,又一起撇过头。
邻床的大爷端起搪瓷杯,乐呵呵地喝茶。
“就这么一点小事?”于知乐哭笑不得,轻敲了一下他们的额头,“我去办出院手续,等会一起回国营饭店。”
随后,她离开病房,径直前往一楼的窗口。
没曾想,窗口的工作人员是刚才撞开门后匆匆离开的女生。
女生愣了愣,开口询问她的意图,确认陈昭可以出院后,便低头整理相关的资料,顺□□待注意事项。
“谢谢。”于知乐递钱,并接过出院证明。
不过,对方并没有松手,拽着纸张一角,定定地看着她。
僵持几秒,女生开始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李如意,能借用你几分钟时间吗?”
“如意,谢谢你帮我顶班。”另一个女生推门而入,“手续办到哪儿了?我来接受就行,你快去吃饭吧。”
“没事,快办完了,你先去换衣服吧。”李如意应道。
女生连声道谢,很快消失在于知乐的视野之内。
“能借用你几分钟时间吗?”李如意再次询问。
于知乐不明所以,但点了点头,说:“香樟树下等你。”
同事回到岗位,李如意连忙换下工作服,小跑到长椅边。
“你好,我叫李如意,在镇医院当护士。”她微喘着气,“我姐叫李如心,她在罐头厂干了十年,现在是车间主任。”
于知乐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