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正常饭点,岸边的人们分批回家吃饭,而陈老三人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突发情况,像葛泰等人一样坐在岸边吃饭。
于知乐在张文心带着第三顿饭出现时就离开了,刚好赶上家里开饭。
陈昭会把卖相没有那么好的鱼糜制品分给组员,他自己也拿了一些回于家。
今天的饭菜也是于越做的,味道比上次做的还好,一顿饭下来收获了陈昭一箩筐的好话。
“姐,这是宁谭给你的信。”陈昭吃饱喝足了才想起正事。
于知乐接过信,转身回屋。
那几个小流氓干过不少偷鸡摸狗的事,以前都被他们老大摆平了,这次宁谭直接把他们送到农场去改造,并借此机会敲打了一番他们老大。
信中,他还提及小流氓老大在省城的靠山出了一点事,这段时间他们不会再找海隅村的麻烦。
于知乐挑了挑眉,她有种预感,那一点事与她认识的人有关。
不过,她没多大兴趣了解这些事,直接打开商城买牛油和各种香料,打算睡前熬一批底料囤着,之后可以用来做点别的快手菜。
底料出锅后,她倒头就睡,一直到手腕标志发热才再次拥有意识,却觉得眼皮被死死地黏住,好一会才睁开眼。
下午,她约了张海竹在副业组小院问吃食摊子的事,下次大集要撤下酸辣粉了,她还要给摊子更新菜单。
“最近的生意怎么样?”于知乐问。
张海竹拿出自制的笔记本,翻开书页,有条不紊地开始汇报近况。
从主打分类到泡椒酱,再到上次大集新增的捞汁小海鲜,她没有任何遗漏。
于知乐听得不自觉露出微笑。
张海竹不再是几个月前那个因为胎记而自卑低头的女生,如今周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字写得有模有样,也把吃食摊管理得很好。
“乐乐,我说完了。”她的话把于知乐的注意力拉回当下。
于知乐满意地点头,应声:“你做得都很好。”
“是大家的努力让摊子越来越好。”张海竹腼腆一笑。
随后,两人就部分细节进行了讨论,而后谈起更新菜单的事。
张海竹将几款土豆粉摆到桌面上,说:“这是我们在集市买的,小稻村的会更劲道,但价格会稍微贵一点。”
于知乐翻看成色,这家也比其他家更好,但她从家里带来了骨头汤,小院又不缺豆芽、海带和豆皮等配料,所以还是先试煮再做决定比较好。
油热爆香葱姜蒜,再放豆瓣酱、花椒等炒出红油,加骨头汤熬煮至微沸,先烫熟配菜,再加泡好的土豆粉煮几分钟。
于知乐只演示了一遍,张海竹便开始帮忙煮起其他家的粉。
没一会,长桌上就摆了几份热气腾腾的砂锅土豆粉。
“大家先休息一下,过来帮忙尝一尝摊子的新品。”于知乐叫停鱼糜小组的工作。
其他人面面相觑,而陈昭着急忙慌洗过手,抓起筷子和碗就开吃,露出满足的神情。
读书角里的大家听见于知乐的话,也嘻嘻哈哈地跑出来试吃,然后七嘴八舌地点评。
最终,于知乐二人综合考虑,选定了价格更优惠的红土村。
“对了,下次也带些鱼卷、鱼丸去卖吧。”于知乐顺带说了价格。
张海竹记下这件事,便出门去红土村订购鲜土豆粉。
鱼糜小组的人动作越来越熟练,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陈昭拉上于知乐去海边看搭筏,路上一直叭叭地讲个不停,势把他从组员们嘴里听来的各种鬼怪故事都说一遍。
下午有乌云,太阳时无时而刺眼,于知乐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下一秒,她眼前一黑,感觉天旋地转。
她晕倒前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周岳生朝她跑来。
第136章
在于知乐身体软绵绵地往下倒时,三道喊声同时响起。
“姐,你怎么了?”
“乐乐,你没事吧?”
“于同志!”
周岳生搂住于知乐的腰,横抱起她往江大夫院子所在方向跑去。
陈昭和李然小跑着跟上他的脚步,而于初月第一时间扭头跑回岸边找张文心。
卫生院里,于婉琴和江大夫听见急促的脚步声,不禁看向院外。
尘土飞扬的阵仗让江大夫倏地站了起来,快步推开里屋的门,指引着周岳生把人放在床上。
“江爷爷,我姐是在路上突然晕倒的。”陈昭喊得声音都破了,“刚才在小院还好好的,走着走着就晕了。”
于婉琴脸色一变,追着进了屋,围在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