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200节(第1页)

第200节(第1页)

于知乐回想双胞胎的大名,低声念道:“于思婉,张念君,思念婉君。”

张婉君,是张奶奶的名字,她们一直没有忘记。

“所以,真的是老熟人?”杜生呷了一口茶,摇头感叹,“你们海隅村真的不简单。”

尽管厂房还没有影子,但一路绿灯就表明了那两位的态度。一想到她们在京市的关系网,他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海隅牌前途无量。

“按照这封信准备资料。”他掏出一封信,点了点信封表面的地址,“寄到这个地址去,之后会有人通知你结果。”

于知乐应好,送他们出门,随即去通知张文心和于初月。

张文心二人听了她复述的话,又惊奇又感慨。

而得知此事的张奶奶笑眯眯地说:“小清和小茹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好,真好。”

第二天早晨,几家人结伴去赏梅,杜南枝和白绮珊给一行人做导游。

花溪村家家户户门口都别着鲜艳的花儿,配上红纸,年味十足的同时多了几分生命力。

众人沿着蜿蜒的小径踏入梅谷,在其中漫步。争奇斗艳的各色梅树,带着清冽气息的幽幽花香,让所有人对这趟旅程难以忘怀。

回到村里,于知乐、张文心和于初月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申请资料。得益于平时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她们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将资料全部准备妥当。

年初三,于知乐和齐二、杨素云一起去镇上邮局。

路上,杨素云不停揉搓衣服下摆,身体绷得紧紧的,紧张肉眼可见。

“二婶,齐二在片场摸爬滚打快十年了,眼光毒辣,他说你行,你肯定能行。”于知乐宽慰,引导她做深呼吸放松,“吸气,屏息,呼气,再屏气。”

杨素云照着她的节奏重复了几遍,压力缓解了不少。

到了邮局,于知乐去寄信,齐二则去填电话单子。

三人来得早,邮局刚开门没多久,要打电话的人很少,他们很快与齐二的同事通上了电话。

不出齐二所料,杨素云一开嗓,他的同事当即拍案确定人选,并说马上出门给她寄前往京市的路费。

“恭喜二婶。”于知乐笑道。

杨素云还有种不真实感,语气里满是不确定:“我真被选上去拍电影了?”

“对,二婶到时和我们一起回京市就行。”齐二应道。

消息传到于齐耳朵里,不出半天,便传遍整条村子。

杨素云家的门槛几乎被村里人踩烂了。

齐二出门采风,也被热情的村民们围堵。大家牵来自家孩子,七嘴八舌地介绍,还有人毛遂自荐。

“齐导演,我们家小花眼睛又大又圆,上电影的话,绝对抢眼。”

“齐导演,我家小狗能吃苦耐劳,又听话,您让他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

于齐自知惹了祸,张开双臂,拼尽全力替齐二挡人。

路过的叶成玉见了似曾相识的场景,哭笑不得,再次开口替他解围。

可惜,这次的效果不佳,齐二甚至被围得更紧。

“大家安静一下,我有话要说。”齐二举高双手,连忙趁着众人噤声的间隙大喊,“我之后要拍一部关于海隅村的电影,有演员需求的话,我会提前通知大家。”

在他的再三保证下,周围的人才慢慢散开。

“小齐导演真受欢迎。”叶成玉开玩笑道,“每次碰见你,你身边都围着这么多人。”

齐二笑了笑,抬手擦掉额角的汗,向她和于齐道谢。

面对他真诚的笑容,于齐一脸羞愧,手脚无处无放。

这时,于知乐和周岳生并肩而来。

“事情就是他传出去的,这是他该做的。”于知乐轻弹于齐的脑门,“事以密成,你就不怕有人故意使坏?”

“乐姐,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一定不会乱说话。”于齐低头道歉。

于知乐点点头,让他回家,这一小插曲便过去了。

因着这事,初三、初四晚的学习会空前受欢迎。旧仓库被挤得水泄不通,门口还围了一圈人。

齐二虽不喜欢当众发言,但讲起故事来也不怯场,时不时能收获台下人的喝彩声。

他讲的电影幕后故事新奇又好玩,村里人非常喜欢。叶成玉架不住大家的请求,邀请他返场,他欣然同意。

余下的几天,曲蓉几人不是出门找人聊天,就是去帮于潮川操练远洋队队员,偶尔还会坐船出海钓鱼,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而三对即将面对分离的小情侣则抓紧时间谈恋爱,天天都黏在一块。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七这天。

家人们在家里收拾行李,于知乐和周岳生带齐资料出门。

近年,老黄历的传播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但未完全消失。初七是近半个月唯一宜嫁娶的日子,登记处里等待的新人不少。

“登记结婚吗?”身着红色棉袄的大姐上前询问。

于知乐笑着点头,顺手从周岳生口袋中掏出一把喜糖,递给她。

“欸,谢谢,祝你们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大姐脸上笑容更盛,“先坐这边等会儿,排到号会通知你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