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202节(第1页)

第202节(第1页)

同时,蓝圆圆和张海雁管理的制衣小组缝制春夏装,并将样衣寄给京市百货商场,又揽来一批订单。

而吃食摊上新的糟粕醋粉广受欢迎,张海竹又申请增加了两个灶台,还临时增添了几名人手。

“杜队长亲自送了一批花苗过来,支书爷爷说明天全村人出动种栽花。”张晓云跑进副业组小院,喊道,“早上去仓库领花苗,大家负责自家门前的小路。”

如今,她和小伙伴们成了大队部的传声筒,满村跑着帮忙通知消息。

“诶,知道了。”应答的声音此起彼伏。

下一秒,张晓云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门,瞬间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小云腿上装了风火轮?这么快就跑没影了?”陈昭露出惊讶的表情,“我还想让她帮忙问一问,牛棚那边到底是什么章程。”

张文心啧了一声,说:“你瞧瞧自己过完年之后脸圆了多少,就这点距离,自己跑一趟呗。”

“胖点好,有福气。”鱼糜小组的大娘笑呵呵地说,“陈知青比刚下乡的时候更俊了。”

闻言,陈昭乐滋滋地出了门,往大队部的方向去。

于知乐忍俊不禁,冲着他的背影,朗声道:“要是你不用种,帮我把花苗领了,我明天要去省城送远洋队出海。”

“姐—你—放—心—我—会—帮—你—领—的—”

陈昭跑远了,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往回飘。

当天中午,于知乐和蓝圆圆收拾了一套衣服,与胡老三结伴坐车前往省城。

第二天清晨,他们与于佩兰夫妻二人天微亮就来到港口。

此时,岸边已经满是来前来送别家人的亲朋好友。

海风猎猎,吹得衣服簌簌作响。胡双站在女子远洋队中朝于知乐三人招手,姜荣和于潮川背着手站在她身边。

“唉哟,我闺女真是长大了。”胡老三眼眶微红,声音有些哽咽,“咱父女俩还从来没试过分开一个月呢。”

胡双爽朗一笑:“爹,养儿是为国家输送人才。女儿有出息,您应该高兴才是。”

“是,是。”胡老三抹掉眼角的泪水,给她递了一个沉重的包裹,“这是爹和爷奶一起给你做的下饭菜,一定要按时吃饭。”

胡双叠声应好,而后宽慰满脸不舍的蓝圆圆。

两人五岁成为好友,也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

另一边,于知乐给于白薇送了一瓶蓝墨水,说:“这是副业组的朋友们凑钱送给你的出海礼物,祝你远洋顺利。”

“嗯,我不会放弃写作的。”于白薇郑重地接过礼物。

强烈的光线闪了闪,伴随着相机的关门声。

于知乐二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拍照的人是乔榆和乔主编。

乔榆浅笑道:“新时代第一支女子远洋队首次出海,这么振奋人心的新闻,我们当然不能错过。”

几人寒暄一会,乔榆切换成工作模式,询问起于白薇对于成为队长的想法,以及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于白薇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一旁的乔主编开始奋笔疾书。

采访完她,乔榆又去采访其他人。

很快,到了登船的时间,所有船员与家人朋友作最后的告别,随后陆续登船。

轰鸣声起,大船缓缓驶离码头,所有人用力地挥舞着手臂,直到它融入海天相接的尽头。

于知乐三人没再省城停留太久,立即赶回海县,恰好赶上傍晚饭点。

胡老三将分离的悲伤情绪化为工作劲头,奋力地挥舞锅铲,给于知乐和蓝圆圆炒菜。

于知乐二人吃完饭,等张海兰几人下班,与她们一起回村。

路上,张海兰几人满脸愁容,时不时叹气。

“国营饭店又有烦心事了?”于知乐问。

几人彼此对望,最终由张海兰作为代表说话。

第189章

上次空降管理不成,上面又有了新的想法,想再扩张两个新的窗口。

分店与总店一东一西,而前期

筹备的任务落到胡老三身上。他既要忙总店厨房工作,又要照看分店的装修、规划新窗口的发展和筹备培训,一个人被当成了三个人用。

然而,之后分店并不由他管理,他现在所付出的心血,实则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裳。

“怪不得三叔眼底发青。”蓝圆圆担忧道,“这样操劳下去,不知道他身体吃不吃得消。”

胡三自然知道,这是上面在表达对他之前态度的不满,但工作任务合理合规,不由得他不做。

“师父知道村里加工厂很忙,所以不让我们告诉你。”张海兰继续说,“他准备将卤水和小八爪面团分出去。”

于知乐想到现代的夜市小吃,脑海中闪过几个想法,说:“不用,你让胡三哥别为这事头疼,我有想法,过两天给他完整的计划。”

当晚,她就确定了两个新窗口要卖的东西——煎饼果子和手搓冰粉。一来窗口装修不复杂,二来这两样东西做法简单,三来成本低且容易被大家接受。

如她所料,她的计划极大缓解了胡三的压力,胡三托张海兰给送来了两只老母鸡和几斤品质很好的五花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