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部分人有一颗想要闯荡的心,恨不得立马跟副业组迁去京市,见识外面的世界。
有人不愿意背井离乡,觉得现在日子已经很不错了,只想守在村子里过安稳的生活。
不过,双方的思想在某方面达到了统一。
无论是京市的厂,还是海隅村的厂,终究会走上机械化的道理。
而如果他们不持续学习和故步自封,那么他们在哪儿也没有竞争力,根本不可能吃上海隅村发展的红利了。
因此,村里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甚至开始主动提问,让夜晚的学习会热闹了不少。
在一切向好发展时,各副业小组却陆续出现小风波。
最先出事的是蔬果小组,某块蔬菜地的菜突然在一夜之间全部腐烂,恶臭味传出了几里地,打乱了她们的供应计划,险些满足不了国营饭店的需求。
紧接着是吃食摊,明明出摊前已经再三检查过相关食材,但是有时还是会在煮粉时发现已经坏掉的食材。幸运的是,这种情况都是在粉上桌前就已经被发现,她们直接倒掉重做。
最严重的一次,长桌上超过一半的食材都被污染了,害得他们的声音险些做不下去。所幸新负责人立刻派人去国营饭店截捕鱼队的人,才能及时搞来新鲜的食材。
就连平常最稳健的鱼糜制品小组,也出现过鱼丸里出现刺的情况。
问题最棘手的还属副食品加工小组,周边县区陆续出现一些奇怪的声音,各地有人四处宣传吃了海隅牌罐头出现了健康问题,但真正的受害者却从未露过面。
所有事情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在一夜之间爆发,于知乐、张文心和于初月都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她们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让大家回想出事前后的奇怪现象。
众人苦思冥想,却还是想不出任何不妥。
过了几天,其他小组的风波消停了,只有吃食摊和副食品加工小组的状况不断持续,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副食品小组的运作只能暂时停摆,所幸她们从来都不会讲时间安排得特别紧迫。停工几天,并不会对她们交货的时间产生印象。
又是一次大集,于知乐三人和陈昭从吃食摊开始备料起,全程守在旁边,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早晨七八点,他们一起来到大集,还叫上了于海宗和于杨,于齐则是自愿来凑热闹的。
如往常那般,他们的摊子才支起,逛大集的客人很快从四面八方开始聚拢,并挤在灶台前点餐。
于知乐眼尖,看见两个贼眉鼠眼的人悄然靠近放食材的长桌,于是朝于海宗父子使了个眼色。
父子二人眼疾手快,在他们准备使坏前钳住他们的手。两人干惯了苦力活,手劲很大,让他们痛得嗷嗷叫。
这边的混乱引来众人注意,两小毛贼大喊:“他们用的是坏的食材,都发臭了,他们赚黑心钱。”
众人脸色一滞,面露迟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们。
于知乐冷笑两声,招呼摊位的人把桌面摆放的所有食材倒进潲水桶,并让她们摆上新鲜的食材。
蔬菜脆嫩,还带着露珠。而鲜虾活跃,贝壳类一下一下打开壳呼吸。
新食材的新鲜度肉眼可见,客人们终于放心下来。
于知乐让于海宗和于杨扭送两人去派出所,她本来想跟着去。眼神往周边摊子一扫,又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于是,她让张文心去派出所,让于初月去公社找刘书记,最后吩咐于齐去杜生手下常去的地方找人。
摊子的生意正常进行,直到大集人流最多的时候,被于知乐暗中盯上的几人才慢慢向摊子靠近。
“哇。”一个面色惨白的人突然开始呕吐。
周围的人惊叫着弹开,生怕沾上一点污秽之物。
另一个人掏出海隅牌罐头的空瓶子,大喊:“谁给我说说理啊!我是柳镇人,昨天在供销社买了一瓶你们海东镇海隅村生产的罐头,半夜上吐下腹泻,没了半天命。”
他说话像唱戏一样,很快又吸引了周边人的注意,大家慢慢围过来看热闹。
这时,另一个人又人群中冲出来,啪地把玻璃瓶往摊子的桌子一拍,大声控诉:“我是吴县来找你们索命的!你们这些黑心的玩意,居然卖坏掉的东西,害得我老婆流产,你们给我偿命,那可是五个月大的双胞胎儿子啊!就这么没了!”
围观群众一片哗然。
一切在于知乐的预料之中,她并没有慌张,反而慢慢悠悠指着人群中另一个人,问:“这位客人,您又是从哪来?您随身带着我们海隅牌罐头的瓶子,也有冤要申?”
在场所有人顺着她手指所指方向望去,看到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男人突然成为人群焦点,愣了几秒,连忙切换表情,着急忙慌地把玻璃罐往地上一扔。
他没扔到指定地点,而玻璃罐结实,没有破裂,反而是咕噜咕噜地滚到了于知乐脚边。
全场静默,看完玻璃罐翻滚,又将视线转移回男人的脸上。
男人皱着脸,磕磕巴巴地说:“我,我是山县,我,可怜,可怜
我那七十八岁的老爹,本来只是咳嗽,咳嗽,想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谁,谁知吃了你们——”
“吃了我们海隅牌的罐头,前几天咯血死了。”于知乐淡定地接上他的话头。
男人瞪圆了眼,拼命掐自己的掌心,挤出几滴眼泪。
最后一个人企图悄悄溜走,但于知乐没有放过他,直接大跨步走到他身后,反手来了一个过肩摔。
他发出痛苦的声音,同款玻璃罐从他怀中滚到大家眼皮底下。这个罐子稍有不同,里面的海货还很满,但颜色并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