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不必两场。”
吴承安突然打断他,声音平静得可怕:“既然是三局两胜,那我们只需再赢一局就行了。”
他转头看向赵温书等人:“这一局,我来。”
赵温书闻言哈哈大笑,笑声在书肆内回荡:“吴兄出手,我等自然乐见其成!”
他拍了拍吴承安的肩膀,眼中满是信任。
王宏发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安哥儿,给他来一个狠的,让他答不上来!”
他边说边挥舞着拳头,仿佛已经看到周飞章吃瘪的样子。
周飞章脸色阴晴不定,他强撑着冷笑一声:“我能参加会试,岂会连你们幽州之人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话虽如此,他的右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吴承安不再多言,他缓步走向中央的红木方桌,手指轻轻抚过桌面上斑驳的墨迹。
那里不知有多少学子曾伏案苦读,留下过自己的痕迹。
“我的问题是。。。。。。”
吴承安的声音忽然变得悠远,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而《周易·系辞》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请问,二者观天之道有何异同?又当如何融会贯通?”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惊雷,在文渊阁内炸响。
角落里那位老儒生猛地站起身,胡须颤抖:“这。。。。。。这是经学中最深奥的天人感应之说啊!”
周飞章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的嘴唇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尚书》和《周易》两部经典的微言大义,更牵扯到古代天文学与哲学的深层联系。
他求助地看向身旁几个平日里以博学自诩的同窗,却发现他们一个个低头垂目,不敢与他对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飞章的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文渊阁内静得可怕,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爆响。
“怎么,答不上来了?”王宏发故意模仿周飞章先前的语气,引得周围一阵低笑。
周飞章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你这个问题,你自己都答不出来,还拿出来考我们?”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尖利:“分明是故意刁难!”
吴承安不怒反笑,那笑容让周飞章心底发寒:“如此说来,你是承认自己答不上来了?那这一局就是你们输了!”
“让我认输可以!”周飞章歇斯底里地喊道:“除非你自己说出答案!”
吴承安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张或好奇或期待的脸。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韩若薇身上。
少女站在人群后方,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对他轻轻点头。
“《尧典》观天,重在历法农时,此乃实用之道,《系辞》观天,重在通晓阴阳变化,此乃哲学之理。”
吴承安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铿锵:“二者一实一虚,一显一隐,融会贯通之道,在于明其用而知其理,察其变而通其常。”
他每说一句,周飞章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文渊阁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位老儒生激动得胡须直颤:“妙哉!此解足以著书立说!”
周飞章面如死灰,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
他身边的几个跟班连忙扶住他,却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吴承安上前一步,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座山岳压在周飞章心头:“现在,该你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