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 第470章(第1页)

第470章(第1页)

第470章

吴承安一行人离开文渊阁后,径直前往翰林院报名。

翰林院坐落于皇城东侧,朱红大门高耸,门前两尊石狮威严矗立,象征着朝廷对文治的尊崇。

门楣上悬挂着金漆匾额,上书“翰林院”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传是先帝亲笔所题,笔锋如刀,气势磅礴。

此时,翰林院外早已人山人海。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排成数条长龙,有的身着儒衫,手持折扇,神情自若。

有的则穿着朴素,面露紧张之色,时不时翻看手中的文书,生怕遗漏了什么。

队伍蜿蜒数十丈,几乎占据了整条街道,嘈杂的交谈声、书童的吆喝声、差役维持秩序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

“这么多人?”王宏发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咂舌:“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

赵温书苦笑道:“大乾王朝重文轻武,每次科举报名都是如此。,况且今年朝廷放宽了举人名额,各地学子更是蜂拥而至。”

吴承安环顾四周,发现翰林院大门两侧设有数张案桌,每张桌前都坐着一名翰林院官员,正在逐一审核报名者的材料。

报名流程极为繁琐,学子们需先递交户籍证明,再提交院试成绩文书,最后还需提供当地官员或名士的担保文书。

审核通过后,才能领取考牌,正式获得会试资格。

“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排不完了。”

马子晋叹了口气:“咱们还是赶紧去排队吧,免得耽误了时辰。”

王宏发拍了拍吴承安的肩膀,笑道:“吴兄,你还要去兵部报名武举,别在这儿耽搁了。”

韩若薇点头道:“是啊,武举那边虽然人少,但流程也不简单,师弟,我陪你先去兵部报名,免得耽误了正事。”

赵温书赞同道:“理应如此,别因为我们耽误了吴兄的报名。”

王宏发挥了挥手,爽快地说道:“你们先去,若是弄好之后时间还早,就回来找我们。”

“若是晚了,你们先回客栈,我和马子晋、谢绍元自己回去就行。”

吴承安点头:“也好,那我们就分头行事。”

就在吴承安和韩若薇离开翰林院,前往兵部报名之际。

距离文渊阁仅一街之隔的一座茶馆内,二楼雅间里,周飞章正满脸怒火地拍案而起,对着眼前的少年怒吼道:

“你不是说他们的文采还不如你吗?为何我的问题会被他们答上来?”

坐在他对面的少年约莫二十岁上下,面容阴鸷,眼神锐利,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此人正是礼部尚书朱文成的第三子——朱文山!若吴承安等人在此,必定能认出他,因为此人正是此次幽州文举院试的案首!

朱文山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古怪。

按照大乾礼制,儿子与父亲的名字仅差一字,乃是大忌讳,可朱文成却执意给儿子取了这个名字,足见他对这个儿子的期望之高。

朱文山也确实不负所望,自幼聪慧过人,在幽州院试中一举夺魁,如今更是被视作此次会试的热门人选。

而今日文渊阁的刁难,正是朱文山在背后指使。

他仗着父亲升任礼部尚书,权势滔天,便暗中挑唆周飞章去找吴承安等人的麻烦。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周飞章不仅没能羞辱对方,反而被吴承安当众驳倒,颜面尽失。

“哼,幽州院试案首是我,他们有多少才华,难道我还不知道?”

朱文山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你将刚才发生在文渊阁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一遍!”

周飞章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将自己在文渊阁如何出题刁难赵温书等人,又如何被吴承安反将一军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