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 第229章(第1页)

第229章(第1页)

&esp;&esp;围城要做什么,她已经安排下去了,出现突发情况,就撤退,并且以黄悦澄为主。

&esp;&esp;本来她想用夏去的,但夏去勇猛有余,脑子不足。

&esp;&esp;还好经过训练考试,选拔出来不少优秀的年轻将领,一些没有经验,但有一些在燕北战场上,已经得到了锻炼。

&esp;&esp;在燕北,她把队伍分成了许多小股部队,或许让他们指挥大型战争不太行,但是带着几千个人打游击是没问题的。

&esp;&esp;几千个其实已经不少了,再锻炼锻炼,等这一批将领起来了,大周就不会那么缺人了。

&esp;&esp;再说了,她当初也没有上过战场,还不是直接上了。

&esp;&esp;她靠的是信息,以及游击战的方式,从不正面对敌。

&esp;&esp;北宁大军多骑兵,本就不善山林作战,况且京营手里还有火器。

&esp;&esp;一方没有火器,一方有火器的情况下,那有火器的一方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esp;&esp;可惜火器数量不多,不然赢得更快。

&esp;&esp;迟晚算着手里的火器,带着一万京营的人,去找信国公去了。

&esp;&esp;信国公没有跑远,他手里的人看似很多,能用的很少。

&esp;&esp;迟晚让人写了很多的大字报,这些东西会发到各个地方,并且会有人宣扬出去。

&esp;&esp;等信国公的军队乱了,就是最好的攻击时刻。

&esp;&esp;当然,一万人打信国共的大几万人,她还没有那么傻,无论如何都得先乱,乱了才有机会,越乱越好。

&esp;&esp;找到信国公的军队后,迟晚立马把人给分开了,有一支队伍拿着炸药包就去了。

&esp;&esp;炸了信国公的粮草,没有了粮草,江宁被围,他就养不起大军,收缩军队是必然的选择。

&esp;&esp;抢?在虞九舟登基占据了大义后,他是反贼,攻城可不容易。

&esp;&esp;迟晚站在军队取水的地方,看着这一条长河,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esp;&esp;她已经让人去截流了,河不会流到下游,上游也暂时关了。

&esp;&esp;不过她选择的是泻药,等开闸之后,药力就会被稀释掉。

&esp;&esp;在开闸之前,她还会放入解药,不会对靠河流吃饭的百姓造成太大的影响。

&esp;&esp;下定决心后,迟晚就让人去做了,按照她调制的配方比例,只要军队用水,体质很好的可能没什么问题,体质一般的,恐怕是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esp;&esp;下午,迟晚看着信国公的军队开始烧饭,营地上空出现缕缕烟雾,于是又等了一个时辰,天终于黑了。

&esp;&esp;亥时一到,一声声的爆炸声,就跟小时候过年放鞭炮一样,彻夜不停歇。

&esp;&esp;冲天的火光在信国公军营亮起,她的人成功了。

&esp;&esp;迟晚能看到对面军营的混乱,约莫等到亥时末,她对身后的人挥挥手。

&esp;&esp;“喊。”

&esp;&esp;她带来的一万京卫立即高声大喊,“对面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都是被裹挟入伍的,趁现在哪里来的回哪去,否则战事一旦开始,我等绝不留情。”

&esp;&esp;现下是逃走最好的机会,这么乱的情况下,信国公也不可能把他们怎么样。

&esp;&esp;一旦开战,不管是不是百姓,都是敌人。

&esp;&esp;迟晚静静地等着,对面有一夜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esp;&esp;原本她是想趁乱直接攻打信国公营地的,可想到里面无辜的人,以及她的人数量不多,便放弃了这么做。

&esp;&esp;这场混乱持续到了早上,信国公军营已经一片狼藉。

&esp;&esp;锦衣卫来报,信国公带着自己的人跑了。

&esp;&esp;竟然直接跑了,而不是选择留下,看来信国公知道,与其留下来,不如换个地方重整旗鼓。

&esp;&esp;经过一夜的乱局,他的人也提不起力气打仗了,而且士气低迷。

&esp;&esp;被他强行逼着入伍的人有的跑了,有的跑得慢,以防这些人变成流民,再变成山贼,她还得留下处理。

&esp;&esp;迟晚让人给剩下的这些人组队,同乡一起回去,互相监督。

&esp;&esp;都是同乡,大概率是互相认识的,而谁都不认识的那个,就有问题。

&esp;&esp;因此查出不少信国公本部的人,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被迫跟随造反的,没事谁想造反。

&esp;&esp;但跟着信国公跑的人,还是有万的样子,对京卫造成不了什么威胁,对地方百姓可就不一定了。

&esp;&esp;而迟晚早有准备,信国公逃与不逃问题不大。

&esp;&esp;果然,信国公一行人没有走多远,熟悉的爆炸声再次响起。

&esp;&esp;火药的威力不是古人能理解的,大周有火炮,距离近又不准,平日里打仗都不爱带。

&esp;&esp;按照原世界的发展,火炮到元朝才逐渐用得多了,到了明朝,水战陆战都会用,还是必用大杀器。

&esp;&esp;大周的火炮缺点太多,带着不如不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