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新来的不是同学,而是他们的老师?
&esp;&esp;“都坐好。”江晚月声音温和,“你们认识了我,那么接下来,让我来认识一下你们,从第一组第一排开始,一个一个说一下自己的名字。”
&esp;&esp;这些学生年纪还小,天生畏惧老师,一个个乖乖开始自我介绍。
&esp;&esp;一年级一共五十三个孩子,其中四十五个男孩。
&esp;&esp;二年级一共四十四个孩子,其中四十一个男孩。
&esp;&esp;这年头重男轻女,全校百分之九十学生都是男孩,就连宋老三家两个闺女,大队长的亲孙女,也没来上学。
&esp;&esp;重男轻女是一回事,另外,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辍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到了四五年级,一个班上只剩下十几二十来个孩子。
&esp;&esp;江晚月改变不了这个普遍现状,只能尽自己所能承担起老师的责任。
&esp;&esp;一年级的孩子乖一点。
&esp;&esp;二年级的孩子格外闹。
&esp;&esp;上课的时候,不是这两个讲话,就是那两个打架。
&esp;&esp;江晚月脑壳疼。
&esp;&esp;“宋石头,你这么喜欢讲小话,那你上台来,讲十分钟再下去。”
&esp;&esp;这家伙一上台,就一声不吭,脸都憋红了。
&esp;&esp;“你们两个打架是吧,来来来,你们手牵着手,在这里站十分钟。”
&esp;&esp;两个刚刚打的面红耳赤的学生,手牵着手,面对着面,大眼瞪小眼,引得下面学生一阵阵爆笑。
&esp;&esp;接下来,学生们终于老实了。
&esp;&esp;江晚月在课堂上抽查了一下学生的水平。
&esp;&esp;一年级就不说了,二年级的孩子,拼音认不全,基础字很多不认识,更别说写了,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有大半孩子算不明白……
&esp;&esp;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孩子们一人一个本子一根铅笔用一年,书上学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练习的机会,学着学着就忘了。
&esp;&esp;刚刚她听宋老师说,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卷子,是由老师用手写四五十份试卷发下去。
&esp;&esp;这事想一下就觉得崩溃……
&esp;&esp;上午的课顺利结束。
&esp;&esp;这会差不多是十一点半。
&esp;&esp;江晚月喊宋怀之一起回家。
&esp;&esp;编席子
&esp;&esp;宋怀之跟在江晚月身后。
&esp;&esp;这一上午,他的心绪一直起起伏伏。
&esp;&esp;他知道妈妈是知青,知道妈妈来自大城市,知道妈妈读过高中。
&esp;&esp;但这是第一次,他如此清晰的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气息。
&esp;&esp;妈妈站在讲台上时,人仿佛在发光,她说话的声音,和广播里播音员的声音很像,每个字咬的那么清楚,让人听了还想听。
&esp;&esp;宋怀之不由加快了脚步,和江晚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些。
&esp;&esp;差不多正午,二人终于到家了。
&esp;&esp;回家时,宋云英已经在家中了,正在田里摘菜。
&esp;&esp;江晚月让宋怀之先烧火,然后立马去隔壁宋老三家里接宋华之。
&esp;&esp;院子门没关,她直接迈步进去,看到地上铺了个草席,华子坐在上面,边上坐着宋老三家里的双胞胎闺女,宋凤娇和宋凤莲,两个女孩今年八岁了,一个在洗衣服,一个在拌鸡食。
&esp;&esp;宋老三在后头煮饭。
&esp;&esp;宋三媳妇贺珍则是将丈夫打好的腰子送到记分员那里登记好,然后送到田里去,再运一些原材料回来。
&esp;&esp;“四婶。”
&esp;&esp;宋凤娇先看到江晚月,抬起头打了声招呼。
&esp;&esp;宋华之立马爬向江晚月,朝她伸出两条短手臂。
&esp;&esp;江晚月将孩子抱起来,迈步走到后厨门口:“三哥,我先带华子回去吃饭了,等会再来。”
&esp;&esp;她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锅里,是红薯煮黑面糊糊,加了点青菜,有点稀。
&esp;&esp;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这么吃。
&esp;&esp;江晚月回到家里。
&esp;&esp;放下华子后,打开柜子,聚宝盆中的物资已经爆仓了,她连忙拿出来分类放好。
&esp;&esp;柜子只有这么大一点,照这么下去,东西都没地方放。
&esp;&esp;她拿出白面烙饼,再取出一点面条煮给华子吃,每人再加一个水煮蛋。
&esp;&esp;午饭结束后,宋华之收拾。
&esp;&esp;江晚月抱着华子再度去隔壁宋老三家里。chapter1();